第一卷天道落长安 第137章愚民不懂,世界的进程-《长安有神仙》


    第(3/3)页

    而现在,我们这位一直很圣明的君主,居然要让每一个人能够看到这一切,所有百姓都开始因此期待,开始赞颂这位君王的英明,赞颂他竟有这样的魄力,似乎这是过去所有皇帝都不敢提起的雄伟大事。

    随着君王的每一道命令,从长安开始,每一座城池每天都能看到阵法运转的光芒,还有从世界各处分批次抵达各个城池的不同势力的人物。

    正如那位承剑司最高统治者所预料到的,高塔的材质需要墨家子弟完成,只因这需要极致的技巧,其中的每一个齿轮,每一寸刻度都需要极致的精确,类似于这样的繁杂工程,更难得的反而是做减法,这也是一定需要墨家子弟前来的原因。

    然而那位活了上千年的老人仍旧低估了这件事随着发展愈演愈烈后所产生的变化是何等巨大。

    百姓们一开始因为这件事欢欣鼓舞,且在某些人刻意地引导下,认为这件事一旦完成,唐国就必定迎来千古未有的盛世,而盛世意味着机会,意味着生活的水平将会再次提升,这也是所有人都大力支持这件事的原因。

    但是,这个举措宣传之初,百姓们只听到利益,只以为如此庞大的工程里,其实最需要出力出钱的是他们自己。

    当整个唐国所有的城池同时开始建造高塔,建造阵台,勾勒纹路以后需要日常的修缮,每一座高塔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人尽心尽力去盯着,而且官府的人员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百姓加入,一开始只是正常地劳作,就好像那些码头的苦力,每天付清楚工钱。

    当今的陛下毕竟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他在决定做这件事情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他知道因为自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宏伟的工程,或将掏空现在看似富裕充足的国库,所以他一开始就决定倾尽财力,只要君主和百姓同心协力,这件事似乎并不算难。

    哪怕他知道,这件事在向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超出预料的损耗,譬如一些官员想要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这是可以接受并且理解的,水至清则无鱼,而且所有的机器在进行运转的时候,都不可避免会有损耗。

    只是,他低估了损耗,低估了中途一层层金银钱财筛下去以后,真正到了普通人手里的,不过十之一二。

    轩宗三十三年,大寒。

    冲猪煞东,大利东北。

    这个庞大的千年帝国,在所有人都以为将迎来史上前所未有之辉煌的时候。

    东北边疆,有人造了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