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方圆 第三十三章 吃饱-《大风来》


    第(2/3)页

    ……

    山海圣朝,京城。

    南斗巷正中,有一家名为“当啷”的两层食肆,之所以起这样一个有趣的名字,与小肆所售饭食有关。五十余年前开店的是一对儿夫妇,二人曾是北方边军的随军庖厨,后跟着边军调动入京,便将手头的一点积蓄尽数用出,开了这家小食肆。边军造饭,讲究一个一切从简,虽然圣朝军伍伙食向来不错,大多时候也只是一大碗饭上浇上饭菜,大口大口一食而尽,夫妇俩手艺不错,饭菜深受所属营地将士喜爱。来京后,二人依然做菜浇饭,发觉深受城内各业人事喜爱,而、小肆“当啷”之名也由此而来,取自客人将饭吃干净后,筷子扣入碗中“当啷”一声。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啷在这京城中,已然开了五十余年。

    照理说,这般老旧的小食肆,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别说那些达官贵人,连普通老百姓都不一定愿意来,更何况食肆还开在相对而言人烟较少的城南小巷子里,不管怎么看,生意都好不了。

    事实却大相径庭——

    哪怕你是当朝三公,想来当啷吃一碗饭,也要老老实实排一个月的队!五十余年间,天底下唯有两人有资格随时随地来小肆吃饭,其中一位乃是山海圣朝上代圣皇,如今已然仙去,而另一位,此时正坐在小食肆二楼“雅间”之中。

    说是雅间,其实只是用几片帷幔遮挡起来而已,食肆每日傍晚酉时方才营业,每日只售二百碗,如今只不过未末时分,店中除此雅间并无其他客人。

    房间中盘坐着两人,一位白衣似雪的中年书生,以及一位身材瘦小的灰衣老者。

    如今小肆的老板,已然是夫妇二人的孙子,五十年三代人共同经营,方即而立之年的李袖还未娶妻,就开始替父母、祖父祖母打理着这间小食肆,年轻人端着一大碗饭,毕恭毕敬的放在老者身前,中年书生不曾点饭食,于是李袖又拿了一壶自家酿造的青竹酒水与两只杯子,放在二人身前。

    老人笑眯眯的看着面前一大碗梅菜腊肉扣饭,深吸一口香气,顿时食欲大动,夹了一筷子肉放入口中细嚼慢咽,发出一声满足的哼声。

    食肆小老板李袖看到老人神情,有些如释重负的笑了起来,毕竟这位老者曾经吃过的是祖父祖母的手艺,他便一直担心自己的手艺能不能过关,如今看来或许还不错。

    “呵呵。”老人笑呵呵的对年轻人伸出大拇指夸赞道,声音和蔼:“老李这一番手艺啊,都被你小子学去了,估么着比你父亲强,不错!”

    听闻老者夸奖,年轻人喜笑颜开,也顾不上什么矜持,弯身一礼。

    老者坦然受着一礼,一边吃饭一边与年轻人闲聊起来,他看了看有些书生气的年轻人,笑问道“你父亲准备让你什么时候迎娶豆腐店家的姑娘?”

    年轻人闻言吓了一跳,心道老先生如何知道此事的,不过转念一想,以老人家的身份,好像天下没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便有些羞赧的嘿嘿一笑,开口道:“我爹说迎娶喜儿的嫁妆钱,要我自己经营小肆挣来,前几天我还与喜儿合计,应当还有三个月就差不多了,届时我爹就亲自上门提亲。”

    “嗯。老夫瞧着喜儿那姑娘不错,你小子可不要欺负她。”老者假意瞪了李袖一眼。

    “不会的不会的!先生!我与喜儿自小青梅竹马,疼惜她还来不及,怎会欺负她!”年轻人被唬得连连摆手。

    老人对面的中年书生表情有些无奈,用手捏了捏眉心,始终不曾插话的他已经喝了三杯酒水。

    “有没有想过来书院读书?”老人几句话的时间已经将一大碗饭吃了一半,觉得有些口渴,便将书生给他倒得酒一饮而尽,再次开口询问年轻人。

    听闻此言李袖微微一愣,旋即挠了挠头,老实开口道:“回先生,原来是想过,祖父仙逝前曾将我喊道床前,对我说如果我愿意,他哪怕临终前拉下一张老脸,凭着数十年前先生吃的那顿饭,也要去书院为我求个记名学童,只是…只是后来,我没让祖父这么做。”年轻人说着说着,声音略微低沉下去,露出一抹伤感之色。

    “哦?这是为何?难道是不喜欢书院?”老人神色郑重,眼神中笑意却不减反增,接着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