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嘉庆帝说起了自己的忏悔,“我大清国一百七十年来,列祖列宗爱民如子,深仁厚泽,我虽然能力平庸,却也没有做过害民之事,然而,这汉唐宋明未有之奇耻大辱,却发生在我的任内。 细细思量,问题还出在大臣因循怠玩,不能体我的苦心,悠忽为政,怎么教育都不能清醒! 从今以后,我当然要自我反省,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上答天命,下解民怨。 诸大臣们,如果你们愿意做大清国的忠良,就请你们赤心为国,竭力尽心,以匡正我的失误,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 如果你们自甘卑鄙,那么就请你们挂冠致仕,回家养老,千万别尸位素餐,增加我的罪过!” “《遇变罪己诏》最后八个字是:随笔泪洒,通谕知之!” “古今中外,如此动情,如此委屈的圣旨,独一无二。” “甚至此后数月间,他的诏书中一再出现抱怨、悲叹、感慨之辞。” “嘉庆二十年,礼亲王昭梿因为一点小事将他下面的人囚禁在王府之中进行了严刑拷打,所用的手段也是非常的残酷。” “嘉庆帝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一怒之下便将昭梿的王爵给革去了,并判了两年的圈禁。” “然而在嘉庆二十一年,嘉庆在翻看康熙朝“实录”时,看到有平郡王纳尔苏将无罪之人打死,并且还把两个人的手足给打折了。” “当时康熙仅仅是免去了纳尔苏的王爵,并没有将其圈禁,于是当日便推翻了之前的诏令,将昭梿释放回家了。” “嘉庆二十四年十月十九日,皇宫内的文颖馆着了火。” “当时的火势并不大,当时的内宫太监因为担心皇宫混入坏人,因此没有开宫门让护兵进皇宫救火,而是选择让太监自行把火扑灭了。” “这件事情的处理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嘉庆皇帝在几天后看乾隆的“实录”时看到乾隆的规定,凡是遇到宫廷院落失火等意外情况的,要立即开门让外面的人进来进行扑灭。” “就因为这一句话,嘉庆帝以违背乾隆指示为由,随即下旨处罚有关官员。” 程咬金:不是,你可是皇帝,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呗,老是看别人的记录干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