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乾隆:我也不差。 “曹操在诗词方面,完全不输于一些诗人,他治国可以,带兵打仗可以,就连书法,诗词也是不弱于其他人,他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更是广为流传。” “说到曹操,怎么能不说一下三国呢。” “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个时期有三个政权并存,即曹魏、蜀汉、孙吴,在一定时期内,三方实力均衡,谁也不能灭掉谁,因为曹操一生没有称帝,在后期曹丕称帝,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不过在后期,我们大多数称“三国”,“蜀魏”时期。” 袁绍:怎么没有我。 孙权:称蜀魏,把我吴国放哪了。 “因为立国基础不同,好感不一样。魏国和蜀国的开国国君是曹操和刘备,两人都是亲自打天下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曹操打败了袁绍,扫灭了吕布,统一了北方,这个功绩在当时是无人能比的。” “而刘备是草根,白手起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蜀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期间,他和最强大的对手曹操周旋,连曹操都认为他是最难对付的人。再加上他以兴复汉室为宗旨,很容易得到人们的支持。而孙权则是继承父兄的基业,得来全不费工夫,自然就得不到人的好感了。” 孙权:我子承父业还有错…… “就算好感差点,三国中有你一份,世人也都记得。” “东汉末年乱世到三国鼎立,不得不从汉灵帝开始说起。” “东汉前中期发展很快,而到了后期因为一些皇帝管理不善导致发展缓慢,甚至东汉发展逐步走向衰落。汉灵帝时期是东汉走向衰落的重要拐点,由于汉灵帝信任宦官导致宦官势力庞大,国库空虚进一步加速了东汉的衰落。” “其中在汉灵帝末期因为没有能够及时立下遗诏,东汉皇位继承人无法确定,导致东汉王朝内部纷争不断,极大消耗了东汉实力,导致东汉进一步走向衰落。那么汉灵帝是否应该对东汉衰落负责呢?我认为东汉衰落并不都是汉灵帝的责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