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正文完-《春满酥衣》


    第(2/3)页

    “不必拦着,由着她骂罢。”

    窗外光影晃动,于他眼睑处落了一层。

    他与老夫人好歹也是母子一场,先前十五年,对方待他不薄,如今她病体缠绵,大夫道她时日无多,沈顷心有孝义,也不愿与她计较得太难看。

    只是她唾骂声连连,扰得全府上下鸡犬不宁,沈顷只好将她遣至别院,由几个干事得力的姑婆照顾着。

    整个沈府上下,登时清净多了。

    秋时总是多雨,阴雨连绵时,这天便一场接一场地寒下来。沈顷挑了个清朗之日,去沈家后山上,为母亲与弟弟立了双墓碑。

    两个孩子有乳娘哄着,郦酥衣亦换了身清淡的衣衫,在一侧陪着自家郎君。

    她垂眼,无声站在一侧,看着男子低下身,于墓碑上刻下两人名讳。

    兰雪衣。

    兰……兰蘅。

    兰夫人说过,沈顷是她给沈家的孩子,冠以沈姓。

    而兰蘅,则是她的孩子,是她兰家、是她兰雪衣自己的孩子。

    离开时,天空又飘起了雨。

    沈顷左手撑开伞,右手牵着她,相携着朝后山外走去。

    他的手上沾了些泥土。

    郦酥衣知晓,这是他适才刻字时,手上所沾染的痕迹。

    她亲眼看着,沈顷一笔一画,亲手刻上那“兰蘅”二字时。

    郦酥衣心中忽然涌上一阵异样的情绪。

    一阵异样的、浅淡的离愁,于她的心绪间轻缓弥散开。

    如薄雾,似云丝,迷迷离离,融散不开。

    倏尔间,她耳畔似响起那人轻佻的笑。

    “这种狼呀……他的性子怪得很,平日里捕食猎物,都是单个单个地吃,从不贪多。等他吃饱了,就会自己走了。快去吧,小猎物。”

    不过转瞬,又是他带着几分委屈的话语。

    “郦酥衣,你又骗我。我早该料到,你不能轻信。”

    “你为何不喜欢我,我与他是同一具身子同一张脸,我听你的话,已经学得很像他了。郦酥衣,你看看我好不好?”

    “我明明、明明已经很像他了,你为何还不愿……”

    秋雨濛濛。

    忽尔又秋风盘旋,吹起树声婆娑。

    “喂,郦酥衣!”

    “我会将他带回来。你不必担心,我一定会带着他,平安归来。”

    “……”

    “吾妻酥衣,吾,爱妻酥衣。”

    “你莫哭啦,莫要担心,我不在了,万事都会变好的。”

    “世间万事,都会变得很好,很好。如若这个世界,你能喜欢我一点,那就更好了。”

    “只可惜我无能,只有在我死亡之后,才让你开始感动。”

    让你这颗冰冷的心,因为我终于有了片刻触动。

    虽然代价是,我的死亡。

    ……

    大凛明安二十四年,冬,沈顷再度出征西疆。

    来年春,圣上驾崩。新帝登基,彻查当年双生子之事。

    而后,又于万恩山下建立庙宇,告慰当年故去英灵。

    不知不觉,匆匆又是一年。

    当沈顷再凯旋,恰逢祺安与绥禧的满岁宴。

    从去岁冬时,到今年秋时,将近一整个年头,沈顷在外征战,连连收复西蟒所霸占的六座城池,生擒轩辕高护,逼得对方签下求和协定。

    一向猖獗的西蟒,终于向大凛俯首称臣。

    新帝大悦,封沈顷为定国公,郦酥衣为一品诰命夫人。

    圣旨下达那日,郦家前来庆贺。

    简装,小六儿义愤填膺,直接带着人将孙氏与郦知绫打了回去。

    而后又请来夫人的母亲林氏,请其上座。

    见了外孙和外孙女,林夫人自然喜不自胜。然,最令她高兴的,还是与郦酥衣相见。

    如今她身负诰命,即便是林氏见了她,也要行礼。

    眼看着母亲便要俯低下身子,郦酥衣赶忙伸手,拦住她。

    “母亲不必这般。”

    闻言,林氏抿抿唇,唇角笑意浅淡,可那眉眼之中,尽写满了欢喜。

    明日便是孩子的满岁宴,沈顷上次临走之前,她特意一人跑去国恩寺中,去问智圆大师求了一张平安符。

    算着时辰,现如今,她应当去万恩山上还愿。

    沈顷还在衙上忙,她便唤来玉霜与素桃,备好了马车,一人兀自前去。

    秋风萧瑟,树影拂面。

    国恩寺还如同先前一般,沉寂而肃穆。

    智圆盘腿,坐于素帘之后,见到她来,双手合十,缓缓道了句:“施主。”

    郦酥衣亦合手,回礼。

    下山时,日头恰恰落下来。

    微风一拂,树丛一动,转眼便是黄昏。

    黄昏。

    她想起适才佛殿之中,智圆同她说的话。

    青烟袅袅,老者声音平缓,那双眼似乎洞察一切:

    “施主似有心事?”

    “我……没有。”

    “施主心中有愧。”

    郦酥衣正色,清了清嗓,认真道:“算不上愧疚,”

    智圆抬眸。

    “他临走前,在梦境之中,曾与定国公说过一句话。”

    “他道,我这一生,本该是在阴暗中度过。孤冷寂寞,不见天日。”

    “长夜苦寂无边,她是第一个愿意与我说话的人。”

    “我本阴暗卑劣,是她让我学会读书,教会我礼义廉耻。”

    “是她于这森森长夜里,给予我半星温暖。”

    “我沈兰蘅一生,行至此,已是无憾。若非说有憾,那唯一的憾事便是,便是……”

    “便是我所爱之人从未爱我。”

    下山时,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身后似乎有人。

    可每当她回首之际,身后除了树木与月色,再无其他。

    郦酥衣顿足,忍不住蹙眉。

    近日她是怎么了,总是出现些奇怪的幻觉。

    身后明明空无一人,除却那杳杳风声。

    风声漫漫,送来智圆声音缓缓。

    “施主,日月辗转,苦海沉浮。生死轮回,非离散也,乃救赎之形,别样存焉。”

    当晚,郦酥衣在屋内抱着哄孩子,沈顷很晚回来。

    便就在她昏昏沉沉之际,只听见身后响起一阵刻意放缓的脚步声。

    只听一声,她便知晓是何人回来了,忍不住抿唇。

    乳娘接过她怀中的小绥禧,一群婢子成群离去。

    一时间,偌大的寝屋内,只剩下她与沈顷二人。

    四下无人,她如小女儿般扑入郎君怀中,面容娇羞。

    “郎君今日下衙甚晚,都不能陪着妾身用膳。”

    沈顷环住她,温柔道:“是我的错,近来公事忙碌,待忙完这一阵儿,我一定好好陪着夫人。”

    月上梢头,星子阑珊,长夜已然深深。

    正说着,沈顷自身后又将她抱紧。她的身形就这般,被他带着侧躺下来,后脖颈处是他微灼的呼吸,以及那清雅的兰花香气。

    在沈顷怀中,她总是睡得很快。

    便就在迷蒙时候,忽然人咬了咬她的耳朵。

    郦酥衣一个激灵,后背绷直。

    沈顷拍了拍她的头,“酥衣,睡吧。”

    暖风卷入帐,身侧是男人身上熟悉的兰香,将她的身形寸寸裹挟。

    她耳垂上仍有淡淡的酥麻之感。

    不容郦酥衣细想,困意汹涌而至,她用脸颊蹭了蹭男人的胸膛,额头上落下轻柔一吻。

    夜很深了,她在丈夫怀里,睡得很安心。

    今夜星子明朗,温风和煦。

    明日,又是一个好晴天。

    (完结)

    “不必拦着,由着她骂罢。”

    窗外光影晃动,于他眼睑处落了一层。

    他与老夫人好歹也是母子一场,先前十五年,对方待他不薄,如今她病体缠绵,大夫道她时日无多,沈顷心有孝义,也不愿与她计较得太难看。

    只是她唾骂声连连,扰得全府上下鸡犬不宁,沈顷只好将她遣至别院,由几个干事得力的姑婆照顾着。

    整个沈府上下,登时清净多了。

    秋时总是多雨,阴雨连绵时,这天便一场接一场地寒下来。沈顷挑了个清朗之日,去沈家后山上,为母亲与弟弟立了双墓碑。

    两个孩子有乳娘哄着,郦酥衣亦换了身清淡的衣衫,在一侧陪着自家郎君。

    她垂眼,无声站在一侧,看着男子低下身,于墓碑上刻下两人名讳。

    兰雪衣。

    兰……兰蘅。

    兰夫人说过,沈顷是她给沈家的孩子,冠以沈姓。

    而兰蘅,则是她的孩子,是她兰家、是她兰雪衣自己的孩子。

    离开时,天空又飘起了雨。

    沈顷左手撑开伞,右手牵着她,相携着朝后山外走去。

    他的手上沾了些泥土。

    郦酥衣知晓,这是他适才刻字时,手上所沾染的痕迹。

    她亲眼看着,沈顷一笔一画,亲手刻上那“兰蘅”二字时。

    郦酥衣心中忽然涌上一阵异样的情绪。

    一阵异样的、浅淡的离愁,于她的心绪间轻缓弥散开。

    如薄雾,似云丝,迷迷离离,融散不开。

    倏尔间,她耳畔似响起那人轻佻的笑。

    “这种狼呀……他的性子怪得很,平日里捕食猎物,都是单个单个地吃,从不贪多。等他吃饱了,就会自己走了。快去吧,小猎物。”

    不过转瞬,又是他带着几分委屈的话语。

    “郦酥衣,你又骗我。我早该料到,你不能轻信。”

    “你为何不喜欢我,我与他是同一具身子同一张脸,我听你的话,已经学得很像他了。郦酥衣,你看看我好不好?”

    “我明明、明明已经很像他了,你为何还不愿……”

    秋雨濛濛。

    忽尔又秋风盘旋,吹起树声婆娑。

    “喂,郦酥衣!”

    “我会将他带回来。你不必担心,我一定会带着他,平安归来。”

    “……”

    “吾妻酥衣,吾,爱妻酥衣。”

    “你莫哭啦,莫要担心,我不在了,万事都会变好的。”

    “世间万事,都会变得很好,很好。如若这个世界,你能喜欢我一点,那就更好了。”

    “只可惜我无能,只有在我死亡之后,才让你开始感动。”

    让你这颗冰冷的心,因为我终于有了片刻触动。

    虽然代价是,我的死亡。

    ……

    大凛明安二十四年,冬,沈顷再度出征西疆。

    来年春,圣上驾崩。新帝登基,彻查当年双生子之事。

    而后,又于万恩山下建立庙宇,告慰当年故去英灵。

    不知不觉,匆匆又是一年。

    当沈顷再凯旋,恰逢祺安与绥禧的满岁宴。

    从去岁冬时,到今年秋时,将近一整个年头,沈顷在外征战,连连收复西蟒所霸占的六座城池,生擒轩辕高护,逼得对方签下求和协定。

    一向猖獗的西蟒,终于向大凛俯首称臣。

    新帝大悦,封沈顷为定国公,郦酥衣为一品诰命夫人。

    圣旨下达那日,郦家前来庆贺。

    简装,小六儿义愤填膺,直接带着人将孙氏与郦知绫打了回去。

    而后又请来夫人的母亲林氏,请其上座。

    见了外孙和外孙女,林夫人自然喜不自胜。然,最令她高兴的,还是与郦酥衣相见。

    如今她身负诰命,即便是林氏见了她,也要行礼。

    眼看着母亲便要俯低下身子,郦酥衣赶忙伸手,拦住她。

    “母亲不必这般。”

    闻言,林氏抿抿唇,唇角笑意浅淡,可那眉眼之中,尽写满了欢喜。

    明日便是孩子的满岁宴,沈顷上次临走之前,她特意一人跑去国恩寺中,去问智圆大师求了一张平安符。

    算着时辰,现如今,她应当去万恩山上还愿。

    沈顷还在衙上忙,她便唤来玉霜与素桃,备好了马车,一人兀自前去。

    秋风萧瑟,树影拂面。

    国恩寺还如同先前一般,沉寂而肃穆。

    智圆盘腿,坐于素帘之后,见到她来,双手合十,缓缓道了句:“施主。”

    郦酥衣亦合手,回礼。

    下山时,日头恰恰落下来。

    微风一拂,树丛一动,转眼便是黄昏。

    黄昏。

    她想起适才佛殿之中,智圆同她说的话。

    青烟袅袅,老者声音平缓,那双眼似乎洞察一切:

    “施主似有心事?”

    “我……没有。”

    “施主心中有愧。”

    郦酥衣正色,清了清嗓,认真道:“算不上愧疚,”

    智圆抬眸。

    “他临走前,在梦境之中,曾与定国公说过一句话。”

    “他道,我这一生,本该是在阴暗中度过。孤冷寂寞,不见天日。”

    “长夜苦寂无边,她是第一个愿意与我说话的人。”

    “我本阴暗卑劣,是她让我学会读书,教会我礼义廉耻。”

    “是她于这森森长夜里,给予我半星温暖。”

    “我沈兰蘅一生,行至此,已是无憾。若非说有憾,那唯一的憾事便是,便是……”

    “便是我所爱之人从未爱我。”

    下山时,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身后似乎有人。

    可每当她回首之际,身后除了树木与月色,再无其他。

    郦酥衣顿足,忍不住蹙眉。

    近日她是怎么了,总是出现些奇怪的幻觉。

    身后明明空无一人,除却那杳杳风声。

    风声漫漫,送来智圆声音缓缓。

    “施主,日月辗转,苦海沉浮。生死轮回,非离散也,乃救赎之形,别样存焉。”

    当晚,郦酥衣在屋内抱着哄孩子,沈顷很晚回来。

    便就在她昏昏沉沉之际,只听见身后响起一阵刻意放缓的脚步声。

    只听一声,她便知晓是何人回来了,忍不住抿唇。

    乳娘接过她怀中的小绥禧,一群婢子成群离去。

    一时间,偌大的寝屋内,只剩下她与沈顷二人。

    四下无人,她如小女儿般扑入郎君怀中,面容娇羞。

    “郎君今日下衙甚晚,都不能陪着妾身用膳。”

    沈顷环住她,温柔道:“是我的错,近来公事忙碌,待忙完这一阵儿,我一定好好陪着夫人。”

    月上梢头,星子阑珊,长夜已然深深。

    正说着,沈顷自身后又将她抱紧。她的身形就这般,被他带着侧躺下来,后脖颈处是他微灼的呼吸,以及那清雅的兰花香气。

    在沈顷怀中,她总是睡得很快。

    便就在迷蒙时候,忽然人咬了咬她的耳朵。

    郦酥衣一个激灵,后背绷直。

    沈顷拍了拍她的头,“酥衣,睡吧。”

    暖风卷入帐,身侧是男人身上熟悉的兰香,将她的身形寸寸裹挟。

    她耳垂上仍有淡淡的酥麻之感。

    不容郦酥衣细想,困意汹涌而至,她用脸颊蹭了蹭男人的胸膛,额头上落下轻柔一吻。

    夜很深了,她在丈夫怀里,睡得很安心。

    今夜星子明朗,温风和煦。

    明日,又是一个好晴天。

    (完结)

    “不必拦着,由着她骂罢。”

    窗外光影晃动,于他眼睑处落了一层。

    他与老夫人好歹也是母子一场,先前十五年,对方待他不薄,如今她病体缠绵,大夫道她时日无多,沈顷心有孝义,也不愿与她计较得太难看。

    只是她唾骂声连连,扰得全府上下鸡犬不宁,沈顷只好将她遣至别院,由几个干事得力的姑婆照顾着。

    整个沈府上下,登时清净多了。

    秋时总是多雨,阴雨连绵时,这天便一场接一场地寒下来。沈顷挑了个清朗之日,去沈家后山上,为母亲与弟弟立了双墓碑。

    两个孩子有乳娘哄着,郦酥衣亦换了身清淡的衣衫,在一侧陪着自家郎君。

    她垂眼,无声站在一侧,看着男子低下身,于墓碑上刻下两人名讳。

    兰雪衣。

    兰……兰蘅。

    兰夫人说过,沈顷是她给沈家的孩子,冠以沈姓。

    而兰蘅,则是她的孩子,是她兰家、是她兰雪衣自己的孩子。

    离开时,天空又飘起了雨。

    沈顷左手撑开伞,右手牵着她,相携着朝后山外走去。

    他的手上沾了些泥土。

    郦酥衣知晓,这是他适才刻字时,手上所沾染的痕迹。

    她亲眼看着,沈顷一笔一画,亲手刻上那“兰蘅”二字时。

    郦酥衣心中忽然涌上一阵异样的情绪。

    一阵异样的、浅淡的离愁,于她的心绪间轻缓弥散开。

    如薄雾,似云丝,迷迷离离,融散不开。

    倏尔间,她耳畔似响起那人轻佻的笑。

    “这种狼呀……他的性子怪得很,平日里捕食猎物,都是单个单个地吃,从不贪多。等他吃饱了,就会自己走了。快去吧,小猎物。”

    不过转瞬,又是他带着几分委屈的话语。

    “郦酥衣,你又骗我。我早该料到,你不能轻信。”

    “你为何不喜欢我,我与他是同一具身子同一张脸,我听你的话,已经学得很像他了。郦酥衣,你看看我好不好?”

    “我明明、明明已经很像他了,你为何还不愿……”

    秋雨濛濛。

    忽尔又秋风盘旋,吹起树声婆娑。

    “喂,郦酥衣!”

    “我会将他带回来。你不必担心,我一定会带着他,平安归来。”

    “……”

    “吾妻酥衣,吾,爱妻酥衣。”

    “你莫哭啦,莫要担心,我不在了,万事都会变好的。”

    “世间万事,都会变得很好,很好。如若这个世界,你能喜欢我一点,那就更好了。”

    “只可惜我无能,只有在我死亡之后,才让你开始感动。”

    让你这颗冰冷的心,因为我终于有了片刻触动。

    虽然代价是,我的死亡。

    ……

    大凛明安二十四年,冬,沈顷再度出征西疆。

    来年春,圣上驾崩。新帝登基,彻查当年双生子之事。

    而后,又于万恩山下建立庙宇,告慰当年故去英灵。

    不知不觉,匆匆又是一年。

    当沈顷再凯旋,恰逢祺安与绥禧的满岁宴。

    从去岁冬时,到今年秋时,将近一整个年头,沈顷在外征战,连连收复西蟒所霸占的六座城池,生擒轩辕高护,逼得对方签下求和协定。

    一向猖獗的西蟒,终于向大凛俯首称臣。

    新帝大悦,封沈顷为定国公,郦酥衣为一品诰命夫人。

    圣旨下达那日,郦家前来庆贺。

    简装,小六儿义愤填膺,直接带着人将孙氏与郦知绫打了回去。

    而后又请来夫人的母亲林氏,请其上座。

    见了外孙和外孙女,林夫人自然喜不自胜。然,最令她高兴的,还是与郦酥衣相见。

    如今她身负诰命,即便是林氏见了她,也要行礼。

    眼看着母亲便要俯低下身子,郦酥衣赶忙伸手,拦住她。

    “母亲不必这般。”

    闻言,林氏抿抿唇,唇角笑意浅淡,可那眉眼之中,尽写满了欢喜。

    明日便是孩子的满岁宴,沈顷上次临走之前,她特意一人跑去国恩寺中,去问智圆大师求了一张平安符。

    算着时辰,现如今,她应当去万恩山上还愿。

    沈顷还在衙上忙,她便唤来玉霜与素桃,备好了马车,一人兀自前去。

    秋风萧瑟,树影拂面。

    国恩寺还如同先前一般,沉寂而肃穆。

    智圆盘腿,坐于素帘之后,见到她来,双手合十,缓缓道了句:“施主。”

    郦酥衣亦合手,回礼。

    下山时,日头恰恰落下来。

    微风一拂,树丛一动,转眼便是黄昏。

    黄昏。

    她想起适才佛殿之中,智圆同她说的话。

    青烟袅袅,老者声音平缓,那双眼似乎洞察一切:

    “施主似有心事?”

    “我……没有。”

    “施主心中有愧。”

    郦酥衣正色,清了清嗓,认真道:“算不上愧疚,”

    智圆抬眸。

    “他临走前,在梦境之中,曾与定国公说过一句话。”

    “他道,我这一生,本该是在阴暗中度过。孤冷寂寞,不见天日。”

    “长夜苦寂无边,她是第一个愿意与我说话的人。”

    “我本阴暗卑劣,是她让我学会读书,教会我礼义廉耻。”

    “是她于这森森长夜里,给予我半星温暖。”

    “我沈兰蘅一生,行至此,已是无憾。若非说有憾,那唯一的憾事便是,便是……”

    “便是我所爱之人从未爱我。”

    下山时,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身后似乎有人。

    可每当她回首之际,身后除了树木与月色,再无其他。

    郦酥衣顿足,忍不住蹙眉。

    近日她是怎么了,总是出现些奇怪的幻觉。

    身后明明空无一人,除却那杳杳风声。

    风声漫漫,送来智圆声音缓缓。

    “施主,日月辗转,苦海沉浮。生死轮回,非离散也,乃救赎之形,别样存焉。”

    当晚,郦酥衣在屋内抱着哄孩子,沈顷很晚回来。

    便就在她昏昏沉沉之际,只听见身后响起一阵刻意放缓的脚步声。

    只听一声,她便知晓是何人回来了,忍不住抿唇。

    乳娘接过她怀中的小绥禧,一群婢子成群离去。

    一时间,偌大的寝屋内,只剩下她与沈顷二人。

    四下无人,她如小女儿般扑入郎君怀中,面容娇羞。

    “郎君今日下衙甚晚,都不能陪着妾身用膳。”

    沈顷环住她,温柔道:“是我的错,近来公事忙碌,待忙完这一阵儿,我一定好好陪着夫人。”

    月上梢头,星子阑珊,长夜已然深深。

    正说着,沈顷自身后又将她抱紧。她的身形就这般,被他带着侧躺下来,后脖颈处是他微灼的呼吸,以及那清雅的兰花香气。

    在沈顷怀中,她总是睡得很快。

    便就在迷蒙时候,忽然人咬了咬她的耳朵。

    郦酥衣一个激灵,后背绷直。

    沈顷拍了拍她的头,“酥衣,睡吧。”

    暖风卷入帐,身侧是男人身上熟悉的兰香,将她的身形寸寸裹挟。

    她耳垂上仍有淡淡的酥麻之感。

    不容郦酥衣细想,困意汹涌而至,她用脸颊蹭了蹭男人的胸膛,额头上落下轻柔一吻。

    夜很深了,她在丈夫怀里,睡得很安心。

    今夜星子明朗,温风和煦。

    明日,又是一个好晴天。

    (完结)

    “不必拦着,由着她骂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