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尾张国有个织田氏-《战国之修罗》


    第(2/3)页

    织田信秀这个人,勇猛异常,而且野心很大,在拥有了主导权后,开始大力发展领内建设,对外不断和三河的松平清康、美浓的斋藤道三、统治远江、骏河的今川义元等势力征战。人送外号【尾张之虎】。

    不过,这并不是他出名的原因,因为在这个年代,和他有着差不多成绩或者更加优秀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他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资料,只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这个人,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位,差点统一日本,结束战乱的伟人,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的母亲是织田信秀的正室土田御前。作为嫡长子,6岁时就成为了那古野城的城主。不过织田信长少年时,常有荒诞不羁的行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非主流。于是被称为尾张的大傻瓜。

    这种情况,让作为父亲的织田信秀非常头痛,而织田信长的老师,平手政秀,更是在家中抬不起头来。尤其,织田信长还有个弟弟织田信行,因为行为举止都十分得体有礼,深受土田御前的喜爱。于是,织田家中开始有了废除织田信长继承人的身份,改由织田信行接任的说法。

    顺便一提,织田信长本来是有四名老师的,分别是平手政秀、林秀贞,青山佑卫门以及内藤胜介。其中林秀贞更是织田家第一家老。不过,因为信长那夸张的行为,以及屡教不改的性格,让除了平手政秀之外的其他三人,都跑到信行那边去了,这在当时,是很屈辱的一件事情,不过不管是当事人织田信长同学,还是他的父亲织田信秀,对此都用沉默来对待。

    如果事情就这么进行着,那么历史上的织田信长就没有什么戏份了。不过嘛,所有开创一个时代的猛人,他的生命中总会有贵人出现。而这个贵人……咳咳,不是主角,是织田信长的老师,平手政秀。

    平手政秀,他的家族平手氏乃是日本两大种马家族之一,清和源氏的后裔,自从织田一族从越前被调到了尾张,成为斯波氏的守护代后,平手氏就作为同僚协助治理尾张。而织田氏主管的就是军事,平手氏则是内政了。

    而当织田氏架空了斯波氏,控制了尾张的实权后,平手氏就从同僚转变成为了织田氏的家臣了。平手政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为了织田信秀的家臣。

    平手政秀这位老兄,虽然不是什么超级牛人,但也是个不错的守成之人,他在外交、内政下给了织田信秀巨大的帮助。在他的协助下,织田家日趋兴盛,家督织田信秀的手头,也逐渐的宽裕起来。而且,这位老兄还是一个儒雅风雅的文化人,他在茶道、和歌方面,都有颇高的造诣。也正是因为如此,织田信秀让平手政秀负责教导织田信长。

    可惜,平手政秀虽然是个不错的人才,却碰到了或许是整个日本战国时代第二难教的学生。第一?自然是战国时代第一倾奇者前田庆次了,这位大哥可是连织田信长都无法接受的非主流。不过这位老兄的详细事迹,暂不提。

    回到织田信长身上来,平手政秀作为织田信长的老师,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完全可以授予他优秀教师的称号,如果那个年代有的话。不过织田信长完全不领情,依旧我行我素。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平手老头哭去吧。这让平手政秀十分的头痛,而且他还没办法像现代的老师那样,学生管不了就给家长打报告。这个时代只认一个道理,学生不行,既是老师的错。于是平手政秀不断表示着压力山大,一边承受着织田信秀的期待以及家中众臣的责怪,一边继续苦思冥想寻找可以让信长回头是岸的方法。

    在1546年织田信长13岁时,完成了成人礼,正式元服。并在次年第一次率军出征。其实这次出征不过是每一个元服的家族少主都会做的例行公事,只是为了向家臣们传达“少主已经成人,织田家后继有人”这个相当无聊的作用,是绝对的形式主义。战斗自然也不是什么大战了,织田信长不过是率领部队跑到当时已经臣服于今川家的三河松平家领内,吉良大滨城下放了几把火,然后在野外扎营过上一夜,就算是任务完成了。

    不过,平手政秀却把这件事情看的很重。当他看到骑着高头大马,头戴红色头巾,身披铠甲和阵羽织的织田信长,激动的老泪纵横,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学生终于长大了。他的学生将成为一名出色的武士,而他,这些年的努力也算是没有白费了,平手政秀开心的想着。不过,如果他知道有一句话叫做“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的话,那他肯定不会这么想了。

    很遗憾,平手政秀失望了,织田信长虽然成为了大人,却还是我行我素,完全没有一个大名继承人应有的样子。而织田信行,就是上面说的虽然是第二个儿子,却很得土田御前疼爱的小子,在这个时候以一种远胜兄长的知书达理的模样出现。这让织田家的家臣们,一下子就开始拥护起织田信行来。毕竟一个傻瓜,和一个正常人,谁当家督比较合适似乎一眼就能看出来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