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第一季的粮食产量么,对于鹰扬人而言是相对于丰厚的,但是距离张迅心中的指标却差了不少,农具的改良虽然提高了生产力,但一个是初次使用,还不熟练,另一个是没有来得及开辟新的土地,所以农具与其说是扩大生产力,不如说是减轻了生产压力,这两点在第二次播种时都有所改善。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粮食质量啊,害虫的影响、肥料的缺失,这两大块都是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看来在蓝星的实验室需要抓紧筹备了。”张迅喃喃自语,他计划在蓝星与鹰扬中各自建立一个实验室,用知识之书,也就是黑皮书传递研究资料,蓝星实验室主提供具体的方案,而鹰扬实验室则按照方案生产。 游戏开发需要时间,这段时间他准备用来建立技术人才构架。 如果说要治国,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各种谋划,提起智囊,想起的也更多是那种类似诸葛亮张良陈平之类的谋士,或者说是文士,演义故事中智斗最是好看,然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尤其是确定了走工业流发展的鹰扬而言,目前最需要的智囊其实是技术类的。 各行各业的学者研究者、大牛,各类技术方面的专家都是张迅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可以简单归类为理科智囊,至于主抓行政管理、整体把握王国脉络的文科智囊暂时却不很需要,但那并不意味着不重要。 只能说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张迅强推工业暂时将王国内的很多矛盾给遮掩了过去,就像是经济大发展时期,同样会将社会中的许多许多复杂问题暂时遮盖起来,只有等经济浪潮退去,这些问题才会暴露出来。 这点,张迅自己也是有所察觉的。 “路要一步一步走,总之,先在经济上站起来,让国力发展起来,至于那些问题,只能先放放了。” 其实张迅隐约的觉得鹰扬最大的矛盾其实在于社会制度,最近在读西方工业发展史的他总有种担心,害怕自己强推工业会让社会形态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鹰扬目前显然是封建社会,按照历史的发展轨迹封建向资本过渡需要的许多要素鹰扬并不具备,如果说正常的社会形态的变化是全社会共同推动的,那么鹰扬即将发生的变化便是由张迅凭一己之力推动的。 这样,社会最终会变成个什么模样他完全没底。 不过那些他暂时不想去考虑。 “既然要建实验室,蓝星那边只需要拿钱砸出来就行,又不是要研究什么科学前沿的东西,不需要科学大牛,人才有的是。但是鹰扬这边能用来填充实验室的人就太少了,说起来……我那帮少先队员们不知道学的怎么样了。” 在卢克记忆中,并无关于他们学习进度的报告。 不过张迅想来,鹰扬过去这么久了,一些常用的文字应该都掌握了吧? 共和国中小学识字需要五六年,但那是极宽松的分布,在鹰扬教学方案里,识字的教学速度可是极快的。 “来人啊!” 张迅推开门,吼了一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