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著经之疑-《文道祖师爷》
            
            
            
                
    第(3/3)页
    这自然是一段佳话,不过在这个混乱的世道中,并不曾流传开来,只有玄国人知道。
    殷明轻叹一声。
    这个世界的历史,也是波澜壮阔,只可惜缺乏统一的整理。
    很多传奇,都泯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若是八国中有某一国覆灭,那么,人族的历史就会缺失很大一部分。
    像是大唐代洪,还有坤国代地,其历史典籍都遭遇了重创。
    大唐还好,殷明的那位外公,也就是老宰相,呕心沥血,整理过前朝历史文书。
    坤国则没有这样的人物,大概几十年后,昔年地国的历史就会变得虚无缥缈。
    甘乐道:“夫子,夫子,您怎么了,敢是茶不合口味?”
    殷明回过神,笑着摇摇头,道:“茶很好,只是一时想起些事情罢了。”
    凌望鱼忽然注意到殷明的案头,问道:“夫子,你这是在著新的经书吗?”
    殷明看过去,顿时笑了。
    “这是我最近闲来无事写的一本神怪志异,聊为趣尔,达不到‘经’的程度。”
    殷明最近著经遇到了瓶颈,第七本原始真经一直不得其门。
    殷明也没有一意强求,他这些日子,在著地里山河图志,以及神怪志异。
    这两书,应该都是‘书’的层次,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经’的高度。
    殷明在封西的几个弟子走过来。
    刘骥好奇的问道:“夫子,不知道咱们文道,是否还会有原始真经出世?”
    黄亚夫也道:“是啊,最近看夫子一直在著书,却不曾再著一本原始真经了。”
    殷明轻叹一声,道:“原始真经者,得天地造化,岂是易得?”
    “我近来一直在思索,只是脑海中念头虽多,却都不足以达到原始真经的高度。”
    众弟子都神色肃然,才知道夫子原来在考虑这等大事。
    原始真经何其珍贵,每一本出世,都足以影响文道兴衰。
    他们也沉思起来,想要帮夫子思索如何著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