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户外直播下-《荣耀之魔瞳》


    第(2/3)页

    1899年修建了明洞圣堂。1900年,在德寿宫内修建了韩国最早的西洋式建筑——石造殿。

    1907年拆除了汉城南部和西部的城垣。

    日据时期,将汉城的名字改为京城(Gyeongseong,경성;Keijō,けいじょう),其地位也由朝鲜中央直隶府降低到了京畿道的一个郡。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对京城的市政建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更。

    首先,日本对李朝原有的历史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拆除景福宫内的弘礼门和资善堂等大量古代建筑,并将景福宫正门光化门向东迁移,在其原址上兴建了朝鲜总督府及其附属建筑群,同时还将庆熙宫改为学校。

    1911年2月,宣布由朝鲜总督府管辖举行祭天仪式的圜丘坛,随后于1913年将其拆毁,在该地建立朝鲜总督府铁路饭店(现朝鲜饭店)。

    日本在京城市内兴建了一批建筑,如京城市政厅、朝鲜银行、西大门监狱、京城帝国大学、本町商业区等。

    1922年,朝鲜总督府将社稷坛改为公园,1925年修建了“京城駅”(今首尔站),在汉城南山上兴建了日式神社“朝鲜神宫”。

    韩国一些学者认为,汉城市政厅、朝鲜总督府和朝鲜神宫的平面分别成“大”、“日”、“本”的字样,破坏了汉城的风水。

    分裂之后

    朝鲜半岛光复后不久即实行南北分治,李承晚在京城建立大韩民国,并把首都改名为“서울”(无汉字名,2005年韩国正式命名城市的汉字名,“首尔”)。

    韩国独立后,于1945年将京城之名改为Seo-Ul(Seoul,서울)。需要说明的是,서울这个词在朝鲜语中是“首都”的意思。

    例如高句丽的서울是平壤,新罗的서울是庆州,高丽的서울是开京(开城),李氏朝鲜的서울是汉阳。

    直到韩国光复之后,才将서울作为特指大韩民国首都的固定专有名词。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6月28日,朝鲜人民军占领汉城。

    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于9月20日至9月27日发动了汉城战役,于9月27日收复了汉城。

    1951年1月8日,汉城被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再次攻陷。3月14日,汉城再次被联合国军夺回。

    汉城在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之间四度易手,遭到交战双方毁灭性的摧毁,昔日繁华的市区成为一片废墟。光化门和政府大楼(前朝鲜总督府)被完全摧毁,市政设施全部被破坏。

    朝鲜在汉城展开肃反活动,处决了大量韩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员、军官、警察、资本家、传教士、教授、记者等“阶级敌人”。

    韩国军队随联合国军占领汉城之后也处决了大量共产党员和亲共分子。

    战前汉城原有人口180万,由于大量难民南逃,朝鲜方面在撤退时又将剩余人员带至北方,战后只剩6万左右。

    汉江奇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