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章  未来-《宋士》
            
            
            
                
    第(2/3)页
    街旁的一处民居,十二岁的徐大牛躲在墙角,手里拿着一把长矛,面色倔强。
    “大牛!”
    徐嫂脸色煞白,抓住了儿子的手,满眼泪花,哽咽道:“你才多大,赶紧给娘回来! ”
    徐大牛脸上都是不甘,握紧了长矛,大声道:“娘,我都十二岁了! 我爹像我这样大时,已经在外头走南闯北了。这些番子,让他们发现了,就是个死,还不如跟他们拼了!”
    母子正在争执,外面的门却被敲响,紧跟着里长徐治成响亮的声音响起:“徐家大嫂,开开门,忠义军军伍上来人了,给咱们送抚恤银两。”
    邻居张婶也是兴奋地大声拍门喊道:“徐家娘子,快开门,咱们西汤镇所有的阵亡儿郎,都有抚恤,人人50贯钱、20石粮食。”
    门“咣当”一声打开,徐大牛站在母亲身后,只见门外站着几个威风凛凛的军士,铁甲铮然,身旁的高头大马打着喷鼻,周围都是镇上的邻居和百姓。
    “各位……大哥,请到院子里说话。”
    徐嫂赶紧把军士们让进院来,领头的军官挥挥手,一队士兵扛着粮袋走了进来。领头的军士拿过一袋钱,递给徐嫂。
    “徐家嫂嫂,这是徐虎将军的抚恤,50贯钱,请你收好。王相公说了,现在军中困难,等以后宽裕了,会把另外一部分补上。请你给我们写个字据,好作为凭证。”
    徐嫂接钱的手停在了空中,惊讶道:“这位大哥,你说什么,王相公没死?”
    旁边的里正捋须笑道:“徐家娘子,王相公如何会死,那都是坊间流言。王相公如今在河北招兵买马,准备和金贼大战一场。番贼未灭,他老人家又如何会先一步离开!”
    军士点头道:“里正说的甚是。王相公身受重伤,刚刚养好,所以这抚恤发的慢了些。西汤镇42户人家,都有我忠义军阵亡的兄弟,不愧是忠义乡里。王相公吩咐,若是家里孩子要上学堂,都可以送到河北。若是有老弱,也可以一并前往,忠义军自会照料。”
    一旁的张婶眼泪簌簌落了下来,双手合什,嘴里念念有词,喃喃道:“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保佑王相公长生不死,千秋万岁!”
    徐嫂还没有说话,徐大牛已经在后面喊道:“娘,我也要去河北,去参加忠义军,杀金贼,为我爹报仇!”
    军官笑道:“不愧是徐将军的儿子,长大了,又是一条英雄好汉!”
    徐大牛通红了脸,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
    “这位兄弟,故土难离,尤其是我们这些老人。请你回去告诉王相公,老夫等多谢了!”
    里正摇头道:“孩子们愿意去的自便。徐家娘子,你家里没有后顾之忧,就带着孩子们去河北吧。”
    士兵们很快搬完了粮食,徐嫂进去倒了茶水出来,忽然有邻居在门外大喊道:“张婶,你家二哥背了个包袱,拿了把短刀,向东去了。听他说,他要去找忠义军,为他哥报仇。你还不去看看?”
    “哎呀,这个臭小子!”
    张婶急冲冲跑出门去,那人的喊声又接着响起。
    “里正,你还呆在这作甚! 一起离开的,还有你家的三郎!”
    里正脸上的笑容也戛然而止,以不符合他年龄的敏捷度和令人惊讶的闪转腾挪,瞬间消失不见。
    徐嫂和军士们都是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半晌,徐嫂才如梦初醒,赶紧道:“几位兄弟,那我回去收拾一下,咱们一起去河北。”
    徐大牛兴高采烈,一旁的徐二牛大声喊了起来。
    “娘、大哥,咱们要去河北了!”
    儿子去收拾东西,徐嫂回到房中,独自一人呆坐,神情黯然,终于落下泪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