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未出土时先有节 第49章 少年行-《星盘之间》


    第(2/3)页

    进学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哪怕苏传薪是太子也是一样,如今被问起,看来是先前苏传薪和自己老师探讨时的言论,陛下也听到了。

    苏传薪神色丝毫未变。

    “禀父皇,儿臣确实说过儿臣想去南唐进学。原因却是为了我北冥和南唐的和平。”苏传薪站的板正,声音中正平和又能让苏元璋听的很清楚。

    “难道凭你去南唐进学就能换来两国的和平?”苏元璋眯眼笑了笑,明知故问。

    “并不是,两国和平是大势所趋,儿臣前去南唐进学只是一个信号,一个代表北冥想要早一些和平的信号。”

    苏传薪话音落下,整个御书房顿时寂静无声,恍若无人。

    这般又过了许久,苏传薪纹丝不动地站在那等着苏元璋开口,而苏元璋却仿佛忘记了苏传薪还在自己眼前。

    “你下去吧,朕有些累了。”苏元璋挥挥手,苏传薪恭敬地拱手缓步离去。

    偌大的御书房瞬间安静下来,御书房内只剩下正在沉思的苏元璋以及始终跟着苏元璋的一名内侍,这名内侍仿佛死了一般,没有一点气息流露。

    两国的大势确实如同方才苏传薪所说的那样是趋向和平的,如今两国国力皆强,却天降异敌,如此继续开战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受难的只有两国的百姓。

    两国也是时候和平了。

    但想要和平却需要一国太子去争取未免有些憋屈了,至少苏元璋这个北冥的开国皇帝不喜欢这种憋屈的感觉。

    于是苏元璋唤来了礼部的官员,由着身边内侍之口将旨意下达下去。

    旨意的大致内容是北冥即刻派出使者,向南唐表明亲善意图,并提出出使太子到两国学派进学以为两国表率,倡议两国之间加强文化交流。

    做表率和做质子是两个概念,有了这个前提太子到了南唐的话才不至于低人一头。

    苏元璋想着想着就想到了苏传薪小时候的顽皮,不禁感叹时间一晃这么多年,苏传薪都长这么大了。

    如今在群臣眼里他知礼知艺,在太子师眼里他刻苦好学,如今在自己眼里他也是个有担当的人了。

    这一次的父子见面,苏传薪的表现得到了苏元璋的肯定。

    另一边的礼部在接到皇帝的旨意之后迅速展开讨论,根据皇帝陛下的意思拟定了好几份外交方案,最终方案拍板后,使团带着北冥的善意和厚礼往南唐去了。

    不得不说和平确实是两国共同的需求,北冥国的亲善和平意愿一提出迅速得到了南唐上下臣子的认同,最后再由南唐皇帝一拍板同意了加强两国文化交流共同进步的提议,并给北冥也回了厚礼。

    新的国策就此定下,北冥和南唐两国终于和平了。而因此受益的却不只是两国的军士和边境的百姓,还有远在剑气山脉里偷偷发育的张北鱼。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