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铜人案(六)”-《大汉迷案》


    第(2/3)页

    此时国师也出来力主修建天枢一事,刘彻一番权衡利弊后便把安抚百姓一事交给了窦婴,而修建天枢之事交给了国师。国师此时还认为青铜树花苞上所刻的西域古语应先破解再建天枢,刘彻认为他说得也十分在理,于是便下令全天下重金和高官悬赏能解读这西域古语之人。此外刘彻还将田酚等人停职反省。

    张汤觉得这青铜树一案远远没有表面的这么简单,案件虽然至此是告一段落了,可案件中的种种疑点他们还没有弄明白。以往的断案他总能层层剥茧,即使遇到再难的案件他也能提前预察,巧为抽身与应对,而这一次他虽然也预感到背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牵引着他们,可他始终看不清那个人的身份。

    张汤认为他们之所以陷入了如此困境是因为对手利用了刘氏家族,令他们即便锁定了目标也会投鼠忌器,碍于陛下的颜面而不敢行动。所以投鼠忌器的事情他们不做,但他们可以采用老百姓最常用的捉鼠办法来捉出这只大老鼠,最简单的办法也往往是最有效的办法。窦婴回到府后也感到了此事的不对头,他赶紧前来张府寻找张汤,他认为形势如此下去,大汉怕是要灭亡。

    张汤只道自己也并不相信一本书会决定一个朝代的存亡,可陛下和百姓们都较为迷信,他们不可能通过几次舌战群儒就改变几千年来形成的信仰。如果他们没有用事实来揭破这些谎言的话,恐怕陛下也很难阻止这次行动的开始。至于这个揭破的时间则要选择在最恰当的时机方才得效。

    话毕,张汤突想起了他们在龙家堡酒宴上遇到的那名懂西域古语的诗人,张汤认为此人定能胜此任,他决定明日便前去找这位诗人。张汤决定请龙小云帮忙并就此对他进行深入的考察。

    于是第二日,张汤带着南飞前来龙府,他向龙小云问起那位懂西域古语的诗人,龙小云只道那个人是他的好朋友,名叫巴基斯。巴基斯是著名的西域学者,张汤也曾听过他的事迹,他将巴基斯与王子前来借兵复国的事迹讲给了众人听并询问龙小云巴基斯是否识得西域古文,龙小云认为巴基斯是著名学者,必定是识得西域古文。张汤将此消息禀报给了刘彻,他认为龙小云目前是可以相信的。

    刘彻听罢便命龙小云为迎请副使,与国师甘罗两人前往坤阳镇迎接巴基斯来朝。次日,龙小云与国师两人接到命令后马上赶往坤阳镇,但巴基斯已经早已经被人先行接走了,接走巴基斯的人自称是皇使,国师感到其中的不对劲便马上与龙小云两人往回赶,结果两人在途中遭遇了蜂群和箭雨的攻击。

    待躲过这两次劫难后,国师才想起向他们所攻击的箭都是没有箭头的,而蜂群也不会致命,因此这些人并不是真正想取他们的性命,而是想拖延时间。至于这一切事情的真相只有等他们回到长安方可知晓。

    巴基斯已经被接回长安见到了刘彻,而国师甘罗和龙小云也回到了长安,两人见此场景便知晓了巴基斯是被张汤接来的。迎接完巴基斯后,巴基斯来到青铜树前破解了青铜树上的西域古文,古文中讲着汉主掌管神器极为不详,如若要破解便要铸造天枢。刘彻听完后面露笑颜,铸造天枢本就是他振兴国运的计划,如今青铜上的古文也说要铸造天枢,这可谓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巴基斯表示青铜古文还说了天枢要用十八尊铜人围拱,方能将坤阴转为冲天的乾阳,护持大汉基业,永世不倒。

    待天枢建成之日,以炼金术之法启动金铜球中的金乌神鸟,纯阳之气才会上下贯通,天枢之伟力也才能最终聚成。张汤认为如此破解之法颇费青铜和黄金,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国师听完此破解之法出一时间难以定夺是否要力建天枢。刘彻却坚决要造此天枢以兴国运,可现场的文武百官和巴基斯都不识得十八尊铜人与金乌究竟是为何物。龙小云前来张府造访,他认为张汤带回来的巴基斯十分可疑,极有可能不是巴基斯本人。

    他与巴基斯交往已颇深,此人嗜酒如命,放荡不羁,居无定所,南飞能这么快找到此人本就令他生疑,而且通过近几日的试探观察,他更觉得这个巴基斯并非是巴基斯本人,而像是有人冒充。之前巴基斯见到他的第一眼就像不认识他一样,而且这个巴基斯所说的中原腔调也与之前不同,张汤听完龙小云的分析后认为龙小云说得在理,他们还需对这个巴基斯多加注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