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除了家里的活,在雪霁晴和的日子,蒙力克还带着铁木真,去放牧畜群。 他让铁木真先将马放出去,等马蹄子将雪踏松软了,再放出羊,最后才放牛。蒙古人采用半野放的方式放牧马群,平时不赶回畜栏,都留在野外,任由马适应野外的风霜雨露,只有在冬天下雪,野外的草被雪盖住时,才将马群关在裸露的畜栏里,喂秋天打来的干草。 放出了畜群,蒙力克耐心地开始解释:“干草的数量有限,当天气晴和,就要放出马群。马很聪明,会用蹄子刨开积雪,寻找下面的枯草吃,也顺便可以活动身子。” “马在前面奔跑,将积雪踩踏松了,刨开积雪后,也只吃草尖部分。羊群的数量大,则跟在后面,也用蹄子刨开积雪,寻找下面少得可怜的枯草吃,它们不择食,往往连根拔起吃掉。” “牛不灵活,不会用蹄子刨雪,只能捡吃一些马剩下的半截草。牛主要还得用干草喂,我们放出来,是让它们活动身子,幸好数量不多,不然会有麻烦的。” “你一定要记住,放牧畜群时,要让马走在前面。” “蒙力克伯伯,您刚才谈到,冬天先放马,是为了踏松积雪,其它季节就没有这个必要吧?” “好孩子,这个问题问得好!你再仔细地看一下,我们的草原,到处都有针茅,是不是这样?” 铁木真点了点头。 “针茅的芒针很尖,羊的身子又不高,芒针很容易刺穿羊的毛皮,还容易挂在羊毛上,夏天剪毛时,芒针还会混在羊毛里,难以清除。” “马就不一样了,身材高大,四肢很长,蹄子又硬,先让马群走在前面,可以将针茅踏落在草地上,就可以避免芒针对羊的伤害了。” 铁木真不得不信服:“蒙力克伯伯,您懂得真多,以后多教教我。” 下大雪了,密密匝匝的雪花,交织成一张网,将蒙古人收缩在毡帐里。 铁木真没有事情可做了,便带着哈撒儿、合赤温和帖木格,将大白和银鼠带到燃着牛粪或马粪的火撑子前,一家人其乐融融,倒也过得非常开心。 别格帖儿不合群,大家不用理他就是了。 有时候,铁木真还带着哈撒儿,去蒙力克一家的毡帐窜门。 冬天闲了,蒙力克喝过马奶酒,便在一大群孩子面前,拉起了马头琴。大雪将大家禁锢在狭小而温暖的毡帐里,马头琴、歌声和传说便成了蒙古人最喜欢的娱乐。 这一天,蒙力克一边拉着马头琴,一边唱着《草原牧歌》: 当太阳跃上马背 马蹄叩响草原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