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吃完早餐,大家用马驮上拆散了的窝棚、毡帐,以及做饭和打猎等用具,准备进山了。 忽鲁留下两人看守营地,德薛禅见状,也留下一人帮忙,其余人都要进入老林子。 铁木真见忽鲁的胸前,挂着一长串白色的像牙齿串成的项链,便问孛儿贴:“忽鲁叔叔好精神,他胸前的项链,是什么东西串成的啊?” “好像是野猪牙做成的。” “忽鲁叔叔昨天没有戴,今天戴着进山,有特别的含义吗?” 孛儿贴答不上来,德薛禅只得替女儿回答:“在兴安岭的老林子中,有‘一猪二驼子三大王’的说法,这是按动物的危险程度来排名的,也就是野公猪排第一,狗驼子和马驼子排第二,山大王排第三!” 他看着忽鲁,“戴上野猪牙磨成的项链,是想讨一个吉利,以便捕杀到更多的猎物罢了!” 弘吉剌猎人牵上自己的猎犬时,被忽鲁制止了:“兴安岭的老林子中,非常危险,你们的猎犬,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是不能带去的。何况,你们的蒙古獒见到猎物就狂吠,会将猎物吓跑的。” “你们看,我们这五只契丹犬,经过严格训练不说,还是‘窝子犬’,在关键时刻,会不惜性命与猛兽搏杀,从而保护其它犬的安全。” “什么是‘窝子犬’啊?”铁木真又好奇了。 “其它的四只猎犬,是头犬的弟弟或妹妹。”忽鲁简短地说。 “还有的窝子犬,其它猎犬是头犬的儿女,都是有血缘关系的犬,所组成的猎犬群。上阵父子兵,窝子犬在一起,会更加团结,也更有利于打猎。”德薛禅在旁边帮着解释。 “这只头犬可不简单,前年有人提出,要用两匹铁蹄马跟阿里不换,他都没有答应。”忽鲁又补充说。 听到这里,铁木真对女真人的狩猎文化,开始感到好奇。 就这样,弘吉剌人的猎犬,全部留在了营地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