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想少了-《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
            
            
            
                
    第(1/3)页
    武场上。
    李承乾表情僵硬,刘仁轨心中暗爽不已。
    但刘仁轨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嘲笑李承乾,只是喋喋不休地在给他讲着这弓箭之道的博大精深,常人没有数年功夫,根本别想学成。
    言里言外,也还是那么个意思。
    太子殿下,您想多了。
    我真的想多了吗?
    李承乾亦是皱着眉头,心中思量不断。
    不,不对。
    就算修习弓箭没有速成之法,但全靠眼力手感也绝对过于粗糙。
    反而有些辅助方法,一定可以加快速度。
    想到这,李承乾沉声道:“如果给弓加上刻度和丝带呢?”
    刻度?丝带?
    殿下是怎么把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的?
    刘仁轨内心正爽,没有多加思考,直接问道:“还请殿下明示。”
    李承乾从木架上拿起一张弓,做出射击的姿势,道:
    “若是五十步的距离,那平射便可;若是一百步的距离,射箭时自然需要一定程度向上倾斜,如果让士兵们根据自己的臂力,在多次命中百步外箭靶的角度刻上划痕,是否可以让他们更直观的体会到差别,也能更快的找到手感?”
    刘仁轨方方的脑袋上,浮现出圆圆的问号。
    这是什么操作?
    但细细一想,却又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若真对习射手感有帮助,那简直是造福大唐千万将士啊。
    咽了咽唾沫,刘仁轨心中顿感不妙,干涩道:“殿下,那丝带又有何用?”
    “丝带就更简单了。”
    李承乾举起弓箭,道:“如果说刻度是上下摆动,那么丝带的作用就是左右摆动。咱们把一根细长的丝带挂在弓的下方,若有风来,丝带则会顺风扬起,而将士们可以根据丝带的扬起高度,来确认风的大小,从而快速练习出射击手感。”
    这个作用?
    听着李承乾的描述,刘仁轨脑中忍不住浮现出这样的场面。
    丝带扬起一点,那射击方向可以不用改变。
    若丝带扬起许多,则可以根据多次训练时的情况,来选择使用多大的力度,选择偏离多少方向。
    这样做有用吗?
    有用。
    几乎在一瞬间,刘仁轨就发现此计的精妙绝伦之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