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兰,如兰,真是好名字。 如兰仰起头,脆声说道:“小姐,奴婢最擅长梳妆,今日便让奴婢伺候您吧。” 许灼华点头,如兰立即起身接手开始绾发髻。 不得不说,她的手就是巧,三两下就梳好了一个干净饱满的圆髻。 门口响起珠帘声,许灼华转头看去,竟然是大长公主来了。 “天儿还没亮,祖母怎么就起了。”许灼华说着话,连忙起身相迎。 大长公主拉她起来,陪她一起坐在铜镜前梳妆。 老太太即便在家中,穿衣打扮也丝毫没有松懈,始终保持着皇家公主的端庄得体。 她从婢女手中取来一只朱钗,亲自簪到许灼华发髻上。 “这支东珠簪是先皇给我的,我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戴,你即将为太子妃,这支簪子配得上你。” 许灼华明白,这是大长公主对自己的期待,也是祖母对孙女儿的祝福,便没有推辞。 “多谢祖母。” 大长公主开口,将屋里的人都遣出去,只留下如兰。 “桃桃,你可知为何宫里会选你做太子妃?” 许灼华垂眼想了想,“太子羽翼渐丰,地位稳固,无需通过联姻拉拢文臣武将,但京中贵女各个都盯着那个位置,他无论选谁,都可能打破朝廷的平衡。” “我出身安阳,父亲所在的许家是安阳大族,母亲出自长公主府,论身份,倒也配得上太子。再者,父亲虽是一方刺史,但不是京中重臣,手中权势又不会危及朝廷。方方面面,我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大长公主面露惊异,她知道许灼华一直被养在许家,从未示人,原以为如同自己女儿一般,从小娇养,不谙世事。 没想到,她对朝中局势竟能有自己的见解。 大长公主极为欣慰点点头,“你说的极好,倒是祖母小瞧你了,原还担心你入了东宫不习惯,眼下看来,太子妃这个位置,不愁坐不稳。” “不过,这些都是陛下考虑的事情,太后和皇后同意选你,另有隐情。” 许灼华洗耳恭听,露出好奇的神色。 大长公主道:“太后出身不好,入宫前,她父亲不过是区区九品主簿,若非懿德皇后病逝,未留下子嗣,她也没有机会住进寿安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