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第151章 财大气粗,现金购靶机(为兄弟-《重生军工子弟》


    第(3/3)页

    高速大机动靶机,单兵防空导弹能打到?

    长空一型最大平飞速度920公里每小时,每秒能达到256米,要是防空导弹不比这更快,追都没可能追上。

    “这就不清楚了。他们说要用这两种靶机来实验!”汪贵林一副我不清楚的表情,气得赵熙都不想跟他说话。“赵总,你就把那样品给咱们呗。”

    “用长空一型b跟长空一型c,我跟你们一起去。我倒要看看,你们的导弹有多先进。”赵熙答应了。

    如果对方导弹真的够先进,研究所的高机动c型必须进一步改进。

    长空一号c型的研发是为空对空导弹,以及歼击机鉴定用的。

    被一枚单兵防空导弹给打了,不改进多丢人。

    “谢谢赵总,我们绝对以最高规格欢迎。”汪贵林满脸笑意。

    赵熙亲自去,省却了他开口请求安排技术人员去帮忙操作。

    “空运过去?”赵熙担忧地问道,“不在靶场,上级能同意?”

    “我们那是自主项目,自己筹资的,刚生产出来样品。还没有进行过打靶,我们自己有个武器试验场,也能用了。原来准备等你们这边定型,客户今晚就到,也是没办法……”汪贵林陪着笑脸,“有您带队过去,我们就不用担心操作不好靶机了。”

    “你们没有实验就敢当着客户打靶?”赵熙嘴角跳了跳,这是得有多大的自信心?“外国的客户?”

    “嗯啊,国内军方太穷,咱们研发出来,他们也买不了太多。何况国内兄弟单位太多,僧多粥少,就不跟他们争项目,抢经费了。国外的客户钱多。”汪贵林笑道。“你们这靶机表现优异,说不定也能捞一些订单呢。”

    现在汪贵林等人都如同郑宇成一样,坦克项目的进展让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

    巴基斯坦人一出手就是五千万美元的一期经费,后续需要多少,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国内的项目,无论如何要,上级都不可能给太多的经费,预算不多。

    “翅膀得拆掉,我们的飞机货舱宽度只有三米多……”在生产车间,看到装上翅膀的长空-1c型无人机,汪贵林有些尴尬。

    “你们那边能装配?有设备?”

    感谢兄弟们给力,让军工子弟在昨天站在了月票榜第六,热销榜第七的位置。

    热销榜这本书可能就这一次机会,七个盟主外加葫芦四十更,才获得,到完本估计都没有可能再上热销了。

    月票榜咱们需要保持,不要怕葫芦欠账,所以喜欢本书,也愿意支持葫芦,手中有月票的兄弟们砸来吧。

    葫芦不会欠账不还,这几天先保持五更,等到均订达到三千,进入精品葫芦再多更新一些。

    明明欠着不少帐,但是这一章,葫芦还是忍痛为感谢兄弟们给力的表现而加更出来,而不是还账。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