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摊牌了!我李斯就是要做人上人!-《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第(3/3)页

    【当李斯学成如何用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学问后,他便离开了荀子。

    出师那天,荀子问他:“为什么不为自己母国楚效力,而去秦国呢!”

    李斯回答道:“楚国连老师您都没有重用,何况是您的学生我呢!可见楚不能知人善任,不是一个好去处。

    英雄伸展,不必拘泥于母国,君子当顺应大势,为天下一统推波助澜!”

    宁为凤尾,不为鸡头,这可能才是李斯去秦的主要原因。六国之中当属秦最强,而且人才济济,最有希望完成大一统。

    其实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选择的重要性,有时候并非你自己的实力不够,只是因为你选择的道路不适合自己而已。】

    【李斯初到秦国时,正好听说秦相吕不韦在大力招揽人才,于是便上门投靠。

    吕不韦在与李斯一番对答过后,觉得眼前这人颇有才华,又是荀子的得意门生,于是便招揽为舍人。

    舍人指的便是门客,在战国及秦汉时期,成为实权人物的舍人是很多人一展抱负的途径。】

    【李斯在相府呆了一阵子,对秦国朝政有了深刻的了解。

    他深知山高则风劲,潭深则水寒,吕不韦现在虽然如日中天,但毕竟是臣,他在秦国有着如此高的地位,反而令李斯心中开始担忧起来。

    须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目光长远的李斯看出了吕不韦可能会遇到危险,于是他心中不愿意继续为吕不韦效力。

    吕不韦能从商人坐到丞相这个位置,自然也有着非凡的本事。

    他已经看出李斯一遇大事就阳奉阴违,不想为自己所用。

    但李斯这人确实又有大才,放他离去很可能成为政敌,直接杀了又不妥当,会影响声誉,不利于自己广纳贤才。

    于是吕不韦便想了一出借刀杀人的好计——让李斯,去自己朝中对头郎中令蔡泽手下当一位郎官!】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