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她也并非一定要从事教育工作,只是她的两个好姐妹,必须有一份事业。 在乡下,女孩子最好的、能作为一生的职业,大概非教师不可了。 她的男人以后的事业在大海,她的根就扎在盐仓镇教育行业吧。 趁着要建校,她给韩谓要了很大一块地,有校区,也有校办工厂。 因为了解她,韩谓给实验小学批下来的校区面积很大,是镇中心小学的四倍以上。 位置离山脚稍微远一些,地势很高、又靠近通往宝都城公路的地方。 真的是一块非常好的地块。 四月初,实验小学开始动工建设。 许子杉上任,首先就是把孟佳佳定为副校长,霍书雁做后勤,主管校办工厂一摊子。 招生的事都丢给孟佳佳。 一条广告发布整个东埔区:盐仓镇实验小学招收新生,在本校就读的学生,凡是综合成绩进入全区前100名的,家长可在校办工厂做工,月工资保底30块。 实验小学发布招生广告后,第一天没什么人来问,估计没有听到招生广告,也许在打听新学校信息。 孟佳佳在学校临时招聘点等了一天也没有遇见一个来报名的。 于海滨和盐仓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倒是来了两拨,还假模假式地问孟佳佳是不是报名很火爆。 孟佳佳知道他们是来看笑话的,拉着脸说:“火爆不火爆有什么要紧,反正都是公家的,迟早都会办起来,反正能招一名新生我们也开班。” 踏马的,离我远点,我现在心情很火爆。 晚上回到家里,孟佳佳气哼哼地对霍书雁说:“杉杉还说报名的一定会超过预期,哪里啊,一整天连一个报名的都没有。倒是于海滨酸话说了一大筐,气死我了。” 霍书雁也没经验,她对孟佳佳说别着急,杉杉说会火爆那就一定会火爆,不怕,反正只要有一个学生我们也开班。 孟佳佳看着许子杉制定的一整套关于超额报名的选拔评估细则,很泄气。 这些素质评估资料,弄得倒是挺科学,可是都用不上。 第二天她又打起精神,继续招生。 本地的家长来了很多,但都是正在上一年级的,询问原先在中心小学上学的转学过来行不行? 孟佳佳摇头说不行,为避免扰乱现有教学秩序,实验小学招生有个原则:不接收各中心小学、中心完小在读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