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现在地皮不值钱,办厂还能支援灾区重建。 她的要求,上级立马批准。 谢黎明和周军再三给上级建议,许子杉能力太强了,希望许子杉的工厂厂址能选在京都,他们想继续和许子杉全方位合作。 京都领导哪会不同意,表示全力支持,特事特办,要人给人,要场地给场地。 卫城和瓷城的领导听到了,都强烈建议“厂子可以建在我们城区,群众受灾严重,更急需恢复生产”。 都像拉项目一样,希望许子杉的工厂能落户自己城市。 最后,上级领导经过商议,在三个城市特批了三处厂房,让许子杉自己选。 一处在京都,是原先一处开不下去的蛋糕厂,面积有2万多平米; 卫城的那座,是原先夭折的养殖场+种植区,占地有120多亩,面积大概83000平方米; 还有一处是瓷城,给她的场地差不多是“随便圈”,需要多大,他们都给批。只是这里受灾严重,厂房什么的都没有,都要自己投建。 许子杉说:“三处能不能都要?” 谢黎明愉快地说:“当然行,他们都抢着要你去办厂。” 三处批文下来极快,一个比一个效率高。 当然,眼下办厂,和数年后完全不同,地皮不会给许子杉,厂子也不会是私有制。 但是文件上明确写着:厂子的一切都由许子杉做主,包括经营范围、进货渠道、人事任免等,许子杉都能自己做主。 现在一切都是计划经济,也没有商品房的概念,厂子都是国营。 奖励给许子杉,她可以自己做厂长,厂里的人事任免权、经营管理权都是她说了算,利润和销售什么的,仍然归上级统一调配。 是荣誉,也是压力。 许子杉把三处奖励都告诉了韩星晖,也告诉了许英亭。 许英亭一时不明白这些奖励有什么用,在他眼里,这些奖励还不如一袋大米来得实惠。 许子杉笑着说:“叔叔,这些厂子审批会非常快,我可以做三个厂的厂长,也可以自己任命厂长,选拔工人,婶婶和妈妈都能来京都工作。” 哦豁,许英亭这才明白,侄女能直接做国营工厂的大厂长,权力大着呢。 韩星晖捏着她的鼻子,说:“完了,你把我给衬得像个吃软饭的小白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