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哈哈。难道谁跟我打赌谁就倒霉啊?” “当然了,之前梁思亮多嚣张,还不是被你踩在脚底!”杨大利竖着拇指、歪着头,一副自豪的样子。 徐峰觉得有些好笑,不过很快他就神情严肃起来。 刚刚和制作人说的“古筝计划”经费减半,意味着这场戏最大的主角“审判号”只有一次机会,如果船体被割裂扭曲的效果拍不出来的话,他也只能放弃。 一想到这儿徐峰的太阳穴就突突的跳,之前和梁思亮打赌的事情他还有些把握,但这次他要面对的敌人是一艘游轮、一堆有可能不听话的钢体。 之后徐峰并没有告诉小王经费的事情,而是把负责这件事的人都召集起来开会,决定出一个经济实惠失败率低的方案。 这场会议整整持续了一周,最终才得出一条可行的方案。 原计划是造出两只游轮,一只游轮负责被纳米分割之前的镜头,一只用压力机做出扭曲效果,然后一片一片的将钢材焊接成撞上海岸的游轮的效果。 但现在为了节省经费,他们决定分时段拍摄,反正瑞城玉河那片拍摄地已经批下来随时都可以用。 所谓分时段拍摄,就是先将完整的游轮的镜头拍完,再将游轮拆开做出扭曲效果进行拍摄,中间会间隔十天时间。 这样一来虽然花费时间多了一些,摄影设备和群演的费用会增加,但还是比再造一艘游轮的价格要便宜的多。 徐峰很庆幸自己拉了杨大利入伙,他虽然担着执行导演的头衔,实际上导演的活儿都能干。 所以徐峰主要负责“古筝计划”,这个在《三体》第一部的高光片段;而杨大利负责在影视基地的其余镜头; 拍摄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徐峰终于开始拍摄“古筝计划”的后半段“审判号”被纳米级飞刃切割的关键时刻。 为了消灭和外星文明按暗中勾结的三体组织,全球各国政府一致决定将三体组织一举歼灭。 三体组织躲在一艘名为“审判号”的远洋货船上,在公海到处游荡。 为了将他们一网打尽,大家决定当“审判号”被巴那马海峡最窄的河道包围时,在河道的两边施工队夹起两座高24m的琴柱,中间用50根超强度纳米丝连接,这种比头发丝还要细十倍的纳米丝被称为“飞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