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抗日热潮-《重历战争年代》


    第(3/3)页

    7月23日,大批日本侨民撤退到上海登船回国。

    7月28日上午,日本人给宋哲元最后通牒时间已到,日本人侵占北平的枪炮声响了。这个“只是认真和谈,从未认真备战”的宋哲元,最终酿出了苦果。由于缺乏战备和战略决心、仓促应战,让日本人动手的时候,还是达成突然的效果。他自己当天就仓皇出逃,29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殉国。次日北平沦陷,第三天天津沦陷。除天津守军主动进攻有点亮点,整个平津的中国军队四散而溃。七七事变爆发23天后,平津都失陷了。

    平津的失陷,打消了大部分人的心存幻想。

    通过民生轮船离开上海的人也多了起来。

    自己和参谋长的联系也开始不畅通了,不能设置大型天线,而且没有在山东、河南一带设置中转电台,自己的商业电台就达不到超远距离通讯,只能相信参谋长的应对能力。

    沉下心来,全力督促和检查准备工作。随着上海气氛紧张起来,自己分别在各个集中点,对什么为什么来上海,抗日的意义和我们的责任,进行了动员和抗日宣传教育。

    同时也给了他们选择,是走是留,不做强制,毕竟自己强制别人不是名正言顺的。上海员工加上陕西到来的人手有500多人,有动摇的,但是民团的人没有人提出走。不走了那就要写遗书了,包括自己在内,遗书全部存放租界银行保险箱。看见好多一双双写字都抖得把字写的不成样子的手,没有经历战争的人们是无法想象残酷景象的。

    自己也不知道,他们选择离开的是对了,还是选择不离开的是对的。我不知道他们离开之后,会是懊悔终生还是暗暗庆幸。自己既然把他们带出来,就要尽量把他们带回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