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怪你,让你着道的不是那以奇物隐去身形的女子,若是她还有这些杀手,便是你不觉为师又岂能不知,让他们能够摸到十丈之内。” “师父,你是说慕玄之所以一路未察觉被人跟踪,还有这些杀手能将咱们包围,都是这和尚的手段!” “嗯,蒙住了慕玄的五识,遮住了杀手的脚步,直到十丈之时为师才有所察觉,刚才更是好胆,竟能骗过为师的力道,使得为师五分力变成三分力。” 左若童每出一言,陆瑾和李慕玄便惊诧一分。 要说对方手段神秘,蒙住李慕玄的五识,遮住这么多杀手发出的轻微动静,李慕玄认栽,修为没人家高,手段不如人,认了。 但连自己一向尊敬,视为再造父母的左若童,对方都敢在与交手时用自己的手段让左若童错判每一招出招力度,这份对自己手段的自信和精密操控,敢于在刀尖上跳舞的勇气,没想到会出在一个日本僧人身上。 “师父,对方这使的是什么手段,您认得?” “唯识无境,唯识所变。此乃佛门大德高僧三藏法师所创唯识宗之秘法,唯识劲。没想到时隔千年之久,这门早已失传的佛门秘法竟会在四岛之国的佛门弟子手中呈现,可既然能习得这唯识劲,该是佛心通明,佛理精通,为何做这助纣为虐之举?” 三藏法师,唯识宗,唯识劲,这三个词汇里,陆瑾和李慕玄也就知道个三藏法师,但是不是他们所知道的那个还另说。 所谓三藏,是对精通佛门三藏,经、律、论三者精通者的尊称,凡是精通这佛门三藏者,皆可称之为三藏法师。 “师父,可否与我们两个说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来?” 李慕玄率先提问,刚才的懊恼一下子就被他抛之脑后。 “嗯,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边走边说。” —— 佛门中被称之为三藏法师的大德高僧不少,而当中最有名者,便是唐贞观年间,因官府不给通关文牒审批,于是便自己背起行囊,偷渡出长安,一路西行万里,来到天竺取经的玄奘大师。 这世界有异人,有作为观察者存在的地外文明,也有修出气候的仙家精灵,唯独没有神魔,或者说,异人就是各地文明神话中的神魔。 所以,猴哥,猪八戒,沙僧或许真的有,但也不过是几个天生异相的异人,真假暂且不说。 且说那一心想前往天竺取经的玄奘大师,一路跋山涉水,餐风露宿,天灾人祸,大漠黄沙,渴了喝露水,饿了啃干粮,来到了他心向往的天竺取经,可等他老人家取到了以为的真经,却发觉,诶,这经味不对啊。 要说取得的真经是假的,那确实不是,可就是这上面的经文理解,为啥我就跟这里的人理解不一样呢? 难道是我经文理解造诣不够深?想岔了?不行,不能这么马虎,反正天竺处处都是僧人,摆个擂台,跟人家辩辩,看看是不是我理解错了。 反正最后丢脸也是丢我玄奘的脸,丢不到大唐。 然后,然后玄奘大师便发觉原来无敌是多么的寂寞,偌大个天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而他所求的真经,回首望去时,已在那一路万里西行的取经路上写满了。 一朝明悟,玄奘大师也便不再留恋天竺辩经,带着自己所取得的经书,返回大唐,落地长安,荣誉加身,就连唐太宗对玄奘大师也是青睐有加,多次叫他还俗,来自己麾下做事,毕竟是自己西行远去万里天竺取经的猛人啊,这一路上人祸且不说,光是天灾和拦路猛兽就是一道坎。 真当古代人出了城走官道就屁事没有啊? 但玄奘大师推辞不受,后半生便深居简出,将自己从天竺带来的佛经一一翻译,并在翻译佛经这个过程中,结合一生经历、手中经书,创出了唯识劲之一秘卷手段,藏于所翻译的经书当中。 “师父,这玄奘大师跟我们一样吗?” “为师不知,但想来不是,玄奘大师史书有载寿不过六十有二,比为师我还小三岁,但你们也莫要有此轻视之心,世间万般手段,并非皆得是异人所创,活在当下这个世道你们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