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渐近文院,看见人声鼎沸的中心,苏小小终于知道为何路堵得那么厉害。 开学的头一天,本就车水马龙。 居然有人摆了几案,架上文房四宝,当街斗诗。 围观的看客站得里三层外三层,可不得堵得水泄不通吗? 苏小小走近,正撞见一名举人仰面吐出一口老血,当场晕厥过去。 “这算什么,上次我围观两名读书人以火为题斗诗,输家活活烧死了。”一名看客道。 旁边的看客配合着惊呼:“真烧起来了?什么时候?在哪里烧的?我怎么没看到?” 这两名看客并非文人,显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一旁的文人的谈话所含的信息量倒还大一些。 “明明是邱灵均的错,长街纵马,还出言不逊,可惜赵宝山等人诗才皆不如他,竟被压着打。” “说到底,士族底蕴深厚,岂是赵宝山这等寒门弟子可以比拟的?” “听闻赵宝山他们入了寒山社,寒山社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输得这样惨,也不出手?” “斗诗是赵宝山提的,寒山社怎么好插手?而且赵宝山入了寒山社又如何,邱灵均可是威社的。” 听到这里,陈明鑫走到苏小小的身边,小声解释道:“文人可结社,文社有大有小,小的三人即可成社,大的成千上万人。威社就是以左相杜孔归为首的大社,入社者多为士族子弟,寒山社则是寒门清流。” 听了陈明鑫的解释,再结合几个文人的话,苏小小明白了。 表面上看去,这是几名士子口舌之争,实际是贫富之争,门第之争,党派之争。 “怎么样,赵宝山?可是轮到你了。” 一声喝问,压过了嘈杂的人声。 说话的公子身着锦衣,显然就是众人口中的邱灵均。 邱灵均锦衣华服趾高气昂,越发显得对面的赵宝山脸色灰败。 “你若是应战,倒在地上的两个,就是你的前车之鉴。你若是不敢迎战,咱们也不是不好说话的人,你当众说一句你输了,以后无论在何处,遇见我们绕道走就行了。” 说到“前车之鉴”的时候,邱灵均指了指地上的两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