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第349章 炮辉的一天-《生于1984》
            
            
            
                
    第(3/3)页
    “说吧,什么事?”
    跟着陈法蓉走到大厅的角落位置,坐下来,要了杯咖啡。
    “这是媒体场给我们的评价!”
    陈法蓉包里掏出了两本杂志。
    《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这两本算是戛纳的官媒,虽然不能影响到评委的选择,但绝对代表媒体和观众最直观的认知。
    许辉翻开两本杂志。
    《综艺》——这部电影称得上经典!
    许辉镜头下的《黄飞鸿》,将一个中国近代民不聊生背景下的侠者形象生动立体的展现而出,这不仅在于电影所先天便有奠基的家国情怀,更源于导演许辉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透过种种人物细节的塑造,令观众在这一人物上找到了处于变革中的时代缩影,使吴景所饰演一代宗师的形象真正深入人性。
    《帝国》杂志——逆天想象力、让人无法置信的动作场面!很难想象《黄飞鸿》的导演只有26岁,比较起《罗宾汉》或许这才是史诗片的最正确打开方式!
    看了看媒体评分,许辉本人都有点不敢相信,北美媒体纷纷给出了4.8分的高分也就算了,毕竟《黄飞鸿》是一部很市场化的电影,但欧洲媒体竟然也纷纷亮出了4.5分和4.9分的高分,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究竟是这部电影太出色,还是整个世界都乱了?
    媒体,尤其是官方媒体可不是影评人,他们的评论报道对舆论和公众能产生非常强大的影响力!
    《黄飞鸿》被这些媒体一致吹捧,吸引影迷观看根本不是问题,如果影迷反响足够好,反过来媒体会更加大力吹捧!
    “说吧,是不是哥伦比亚的报价出来了?”
    合上杂志,许辉心里大概有了底。
    “哥伦比亚方面提出两个方案,一是他们直接600万美元直接买断北美的发行权…”
    “不可能!”
    她还没说完,许辉已经断然拒绝。
    老子还指望这部电影生金蛋呢!
    “…还有一种方案,北美的发行权交给他们,不过我们只能分四分之一的利润…”
    “包括dvd销售利润?”
    “嗯,包括在内。”
    “…太少了,我们至少要分三分之一。”
    许辉摆了摆手,有点不太满意。
    北美的大头的就是dvd销售,你丫才给四分之一,是不是太过分了?
    “…我们会继续跟进的。”
    陈法蓉点了点头。
    “实在不行,可以联系其它公司试试,我们又不是只能跟哥伦比亚合作。”
    “好的,对了,刚刚收到消息,蒂姆伯顿很喜欢这部《黄飞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