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 意大利新工人文学-《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2/3)页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平是位优秀的作家,但文学理论并不算深厚,这是他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没有系统接受教育有关系。

    否则也不会被现在这帮硕士生博士生一套套理论吓到。

    “明华,张平的遭遇你不会出现,那帮学生,说不过你。”雷达最后笑道。

    卧槽

    这是夸我还是损我。

    下午两点半,讲座准时在兰大闻欣堂举行,文学院主任先是做了介绍,礼堂里发出热烈的掌声。

    方明华今天讲座的题目叫《日本私与中国私人化写作》,方明华先是讲解了两者之间的渊源,然后现在流行的私人化写作特点。

    一、从叙述的经验内容上说,私人化写作表达的是一种私人经验、私人意识与无意识.

    二、其二、从写作的方式上说,私人化写作大多采用了“新回忆录”或“新传记式”叙述。无论是陈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

    三、从作者角色上说,私人化写作的作者是一个小写的“我”(私人),而不是大写的“我”(群体、人民或公众代言人),

    四、从写作动机上说,私人化写作的驱动力是个人心理需要,尤其是无意识与隐秘欲望

    整整两个小时,方明华深入浅出讲了私人化写作的成因、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说实在,对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方明华颇有心得,毕竟他比别人多了几十年的文学经验。

    何况现在有了网络查外文资料也方便的多。

    接下来就是学生提问阶段,这也是讲讲座者最头疼的问题,学生们的问题五花八门。

    “什么私人写作是不是就是有些女性作家所提倡的私密化写作。”

    “鲁迅的算不算是一种私人化”等等,方明华一一作答。

    这时候,站在前排的一位男生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

    “明华老师,前几天我听了张平老师的讲座,对于他所倡导的新现实主义文学的观点很不赞同,这些里的主角,和古代封建社会的青天大老爷有什么两样?我很怀疑,在国外是不是根本没有这样的类型?!”

    问题出来,礼堂里议论纷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