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子正式下了诏书。 一石激起千层浪,别说许玥这点立生祠的小事了,看戏的不在乎了,背后策划的人也挪走了大半注意力。 民生署什么的,可以暂且放一放! 只因诏书言,陛下闲来与许玥交谈史书故事,提到汉时云台二十八将的故事,心中忽有所动。 凡强盛之朝,无不有明君贤臣出现。 故,汉武时有麒麟阁,汉明帝时有云台,唐太宗所立凌烟阁更是赫赫有名,千古传颂这一佳话。 大周不弱于人,当然也要有。 好好好。 有一个算一个,朝中人人都为天子这个决定打Call,恨不得为此摇旗呐喊,奔走相告 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 谁不想青史留名,千世,万世的流传他们的名声,让后人代代敬仰。 这就是一个机会! 原本还只是自认有资格入功臣阁的朝堂大佬们心笙摇动,等陛下又丢下一个大炸弹——此处列名之人,既不局限文武,也不局限于本朝。 这一下,有人喜,有人忧。 喜的是那些祖上阔过的人家,他们这些后辈不争气没关系,但祖宗给力啊,没想到啃老啃了几代人,还能继续啃。 真是好祖宗! 有人当即给老祖宗上了香,乞求祖宗在地下保佑。 什么,行宫新建,这地没香没纸钱,连个牌位都没有。 该怎么祭拜祖先? 这有什么难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牌位就现让人写一个——简侍读连日来做了好几桩大生意。 润笔费加上封口费,后者比前者还要更多一些。 简侍读……谁懂啊家人们,嘿,忽然之间,我就发财了。 纸钱没有,就凑合着用金箔折元宝。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各自跪地虔诚的祈祷: 祖宗啊你再给力一把啊,不仅是为了我们人间子孙的富贵,也是为了您。 到了地下您也有面子不是? 就这样,您老在地下使劲,我们在人间使劲,双管齐下一定能成。 另一边,忧的人却也不少。 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原本有把握的大佬,现在加上这么多竞争者,大周建国已经上百年了,就算一代一个上阁的,也占了不少位置,何况绝不止一个呢。 比如,和太祖打天下的那一波。 二,就是可上可不上的那波,觉得自己有点机会,但又不那么保险,这下好了,补充条例一出彻底没机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