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连讨论了小半月,与会的朝臣们吵了个天翻地覆,各种挑字眼、揪细处,大周船队的各种条例才算定了下来。 最后结束的那日,天子松了松筋骨,感叹道: “诸位爱卿都辛苦了。” 可不嘛。 一壶水不到两刻就干没了,最后嫌弃茶水喝着不得劲,麻烦,上的都是烧开放凉的白开水,喝完一抹嘴继续喷人。 饶是如此,还是有臣子一日下来,喉咙嘶哑肿胀,晚上又点灯熬油的翻阅典籍,模拟话术,肿的更厉害了。 许玥好心的提醒,西瓜霜不仅治溃疡,对这种喉咙红肿也是有效果的。 一试,果真如此。 这就好似一场古代版的头脑风暴,众臣拼尽全力,思维与思维的对碰,灵感的相撞。 最终得出的结果自然不凡。 首先,大周船队这个临时的名字被改了。 这是周阁老提出的建议: “商贸之事,虽有利于天下百姓,但以国名为号,恐怕会妨碍船队与外邦贸易往来,不如换一个名字,以示和平。” 说白了,就是怕顶着大周的名字,会被束缚,有些不可为外人道的法子不能用,凭空吃了亏。 天子允准。 最后为了名字又吵了半天,最终定下的名字很朴素: ——姜氏船队。 姜为大周国姓。 天子表示自己大方一点,贡献出这个名号,所以船队中,除了朝廷由国库出资,独独占七成的份子之外,其余的三成让皇家出了! “……朕也不占什么便宜,真金白银的出资。” 谁在乎这一点银子,众臣心中不约而同的吐槽。 好吧,三成银子不少,可对比起日后船队带来的利益,就是九牛一毛了。 还是源源不断的银子。 这都不是细水长流了,而是涛涛银河汇入。 不过大家也知陛下已经做的不错了,三成,不多不少,朝廷还是占了大头,户部李尚书尤其欣慰: 他就怕不清不楚的,公私混在一起,这样才让人麻爪呢,还不如像这样,皇室的是皇室的,朝廷的是朝廷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