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像是郭追这样年纪刚过三十岁,就能把形意功夫练到这种炉火纯青地步的,简直是有如凤毛群角,少到了极点 白泽估摸着,这家伙指不定就是这一代山西形意拳未来顶梁柱的角色 而与此同时,就在白泽心里想着这些的时候,身形落地的郭追脸上也已经露出了一抹冷笑,脚下更是快如追风赶月,只见他双脚前后一分,形似剪刀半张,颈背以下整条脊椎骨都仿佛是一条大龙,蓦地高高弓起,刷的一崩,折间,人便抢到了白泽面前不到尺许的地方 郭追的两手半握,食指前端从第二个拒节处弯曲下来,用大拇指顶赚如酒桌上端着酒杯敬酒一样,轻飘飘往前一送,看似漫不经心间却蕴藏着一股极为刚烈可怕的劲道,左右一分,几乎同时插向白泽的两肋之间 “咦,这算什么功夫?形意龙形的架子和打法里面似乎又掺杂了一些别的东西有些南派拳法中桥手的味迄”这是,蔡李佛拳的插捶?” 白泽在郭追刚一动手的时候,转眼间就看出了他拳法中与传统形意拳中不太一样的地方 据说形意拳是从内家大枪术中演化出来的拳法,是以枪化拳,所以秘传的打法中几乎全是攻击的进手,不动则已,一动就直抢中宫,打得就是人的中冇央一条线,动作迅猛好似雷霆霹雳,讲究的就是一个“身如弩弓拳似箭”气势猛烈一往无前,可见其打法的刚劲勇猛 然而,郭追的拳法一出手,虽然也是直开中宫,直进直出,但双手用劲儿,却是典型的南派手法,追求的是掌指间的变化和杀伤力 这样的打法,放在蔡李佛拳中就是“桥来桥上过,马来马上标,见影追形,无形打影”绝不和人粘连硬拼,挣得就是方寸间的胜负 一般的练家子,和人交手的时候,往往最先看的就是对方的打法习惯,按道理讲但凡能从中宫进手的功夫都走的是刚猛的路子,应对起来自然是要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中线上进行抵挡但这些人要是碰到像郭追这样的高手,一个半断不准,其结果肯定就是顾此失彼,一上手就会落在下风,转眼被他双手插入两边的软肋,不死也要没半条命 出招绝不主张和人粘手,而是以闪打侧击为主,尽一切可能的摆脱对手的纠缠,这在蔡李佛拳中就被叫做“甩手拳” 而蔡李佛这一门拳法的前身其实就是传自南少林的佛家拳,和南拳中的洪拳一脉相承它的风格是松肩活腰长桥大马,此外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兼顾了“南拳北腿”一手法拳法是典型南派,下盘的功夫却多带有北派腿法的特点像连环腿旋风脚摆莲腿一类 形意打法,不变化侧线,全部正面抢击,一往无前,气势澎湃,一浪高过一浪而蔡李佛拳的特点却是快速灵活,柔中带刚,左右开弓,以侧击为主≈法上练到一定境界,就由长桥大马转为短拳快攻,攻击部位常常出人意料,因此在实战中很容易就会形成一路奇兵,往往取得的效果更令人满意 这两门拳法原本是风格迥异,打法,练法都浑然不同,但落在郭追这里却能取长补短,形成只属于他一个人的打法特色,运用巧妙,存乎一心也怪不得白泽刚才会对他出声赞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