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紧接着,又补充一句,“市面上的确是喜欢这种民俗精工。” 胖老板拍了拍桌子,大笑着对李东生伸出了手:“好主意!李厂长,这生意,我做了!” 顿时,气氛热烈起来,几个老板一个接一个地与李东生点头握手,仿佛瞬间成了知己。 年轻的秘书甚至主动上前,问:“李厂长,这虎头鞋能给多大批量?是不是每单……还能挑别样样式?” 李东生心里暗自一笑。 他还不知道能有多少鞋,但从对方的反应来看,这主意是撞到点上了。 他高声应道:“咱厂里有的是能人!不管量,不管样式,您提出来,咱想法子就能做出来!” 李东生故作沉吟片刻,搓了搓手,说道:“样式嘛,咱可以慢慢琢磨。这量呢,目前女工们也就是闲暇时做做,多了也来不及。这样,第一批货,每单搭十双,权当个添头,不成敬意。” “十双?少了点吧。”胖老板咂咂嘴,似乎嫌少。 “老赵,你也不看看人家李厂长这可是纯手工!十双不少了!” 精瘦老板打着圆场,又转头对李东生说,“李厂长,这手工的东西,贵精不贵多。您这要是能保证质量,长期合作,以后的量,咱们再慢慢谈。” 李东生笑着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他心里却乐开了花,这十双的量,不过是试水,真要长期合作,他还得琢磨琢磨怎么扩大生产,这可是个来钱的路子! 接下来,几位老板爽快地结清了之前的尾款,还追加了新的订单。 李东生送走几位老板,一路哼着小曲儿回了厂。 红星厂一下子热闹起来。 之前的尾款一到账,工人们的工资立马发了下去。 这年头,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大伙儿干劲十足,机器轰鸣,生产线上的布匹哗哗作响,仿佛一首欢快的进行曲。 李东生更是精神抖擞,他找到厂里的几个妇女主任,商量起虎头鞋的事儿。“这虎头鞋啊,现在成了咱厂的招牌了!得组织起来,好好做!” “李厂长,这手工活儿,急不得。” 一位年纪稍长的妇女主任说道,“咱们厂的女工,白天都忙着生产,也就晚上回去能做点儿,这量上不去啊。” 李东生想了想,说道:“这样,咱们成立个‘巧手组’,专门负责做虎头鞋。白天在厂里做,计件算工分,工分比照熟练工!另外,再发动家属,谁做的鞋合格,咱都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