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嘉靖和海瑞卯上了。 每隔一日。 连续“讲学”。 讲了整整一月。 终于到第十六场后,朱厚熜坚持不住,缩回宫里,不再见外臣。 但估计是始终不服气,半夜醒了都睡不着的那种。 在宫中酝酿了两个月,朱厚熜再度请战。 于是乎。 一轮又一轮。 就在宫内嘉靖与海瑞对决之际,天下事也在推行。 开市舶司的奏疏,被断然否决。 但随着政治的倾向,开始由天子向内阁倾斜。 东南沿海的局势,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正如前几朝一样,太祖定下的海禁政策,无人敢直接取消。 但国策是国策,真正执行起来,却要因地制宜,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睁一眼闭一眼。 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福建。 福建沿海,山多耕地少,百姓再不下海,那就真的没有生计了。 之前被迫走私的,也是以此处最多。 于是乎,在位置偏僻的福建月港,首先开放,允许民间出海。 对于外国的船只,还有些警惕,尤其是对倭国,那是绝对不允许。 可事实上,白银流入的源头,也以倭人的船只为主。 历史上这里要等到隆庆开关后,才成为半开放的港口,在此后的七十年间,吸纳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白银,连通了大小四十七国的贸易。 现在半遮半掩间,远远达不到那个体量,但对于憋了许久的沿海贸易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眼见月港贸易成型,继福建后,浙江与广州也纷纷效仿。 就连山东都想下场了。 沿海地区涉及倭寇,北方则是与蒙古的较量。 通贡分化,离间诸部,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持之以恒。 最怕的就是朝堂推行政策的臣子下台,人亡政息,以致于功亏一篑。 历史上的夏言和曾铣,就是在收河套上刚刚开了个好头,就被政敌严嵩整倒,连性命都没有保住。 如今夏言的次辅之位坐得虽有波折,支持曾铣的力度却从来没有断绝。 再加上首辅严嵩虽然不愿将核心的计划透露,却也有意无意间推动前线的进程。 终于。 随着俺答汗进攻古北口,又一次遭到俞大猷挫败,无功而返,蒙古左翼察哈尔部意动了。 事实上,别看俺答汗如今这般风光,在草原耀武扬威,但他们并非正统的大汗系。 正统的是左翼察哈尔部,与俺答汗所在的右翼土默特部,长期争夺蒙古霸权,到了这个年代,已经到了互相盗马仇杀的地步。 你偷我的马,我偷你的马。 恨不得两边都没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