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资本家-《从1983开始》
            
            
            
                
    第(1/3)页
    电影暂且停拍,姜闻找人,账上还剩五十万。
    结果他也找不着,大哥大关机,BP机没信,不得不跑去公司。
    “许总去参加魔都电影节了,然后说要旅游,可能往国外奔了吧。”
    “那你们怎么联系?”
    “他定期打电话呀。”
    “什么时候回来?”
    “没说。”
    “那,那他家住哪儿?”
    “呃……”
    小江姑娘眨眨眼,装可怜道:“我不方便说,您别难为我,不过家里电话可以告诉您。”
    ……
    “您好,我是许先生家的保姆。”
    “哦,他出差了,还没回来,您有事么?”
    “没,没。”
    啧!
    老姜郁闷了,这年头想找个人忒费劲。
    按原本的轨迹,刘小庆拉来文隽投资,拍着拍着也没钱了,文隽跑了。剧组到处赊账,一些他们拍过戏的景点,再有摄制组去一律不接待。
    然后片子停机,制片主任天天给文隽打电报,终于得着个信儿:这货在香港拍三级挣钱呢。
    再后来,一分钱都没有了。
    姜闻到处碰大款,遇着一外国人,叫让路易,《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海外资方。
    他接手了后期制作,才让电影最终完成。
    现在的情况要好些,许老师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老姜找了一圈,索性不找,就着那五十万继续拍。
    又拍了一段时间,11月入冬,近乎弹尽粮绝。
    老钱开始赊账,姜闻开始暴躁。
    再跟着,他拿自己的钱应付开支。
    汪朔不时过来探班,有一次吃饭,老姜已经无精打采。大家聊这戏什么时候能拍完,一个副导演开玩笑,说片名改叫《大约在冬季》了。
    姜闻差点揍他。
    人的情绪是分阶段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便是这个道理。
    …………
    另一伙孩子欺负傻子,羊搞为其出头,被打伤。
    马小军等人拎着板砖铁棍去报仇,在巷子里狭路相逢,干得对方溃败,并堵住了一个落单的。
    凡事讲规矩,像这种一方已经取胜,没必要再以多欺少。结果马小军为展示勇猛,照头给了一板砖,鲜血直流。
    这就闹大了,另一方也扬言报仇,疯狂摇人儿。
    于是两边聚集人马,约在卢沟桥茬架。确切的说是卢沟桥北面,一座铁道桥底下,2号、5号桥墩处。
    结果京城顽主小坏蛋来了,让双方讲和,没打起来。
    小坏蛋的原型是“小混蛋”,不多说,由汪朔客串。
    “呼……”
    “阿嚏!”
    冬天拍夏天的戏,穿着衬衫的汪朔打了个喷嚏,喊道:“你丫有谱没谱啊?什么时候拍?”
    “我这早着呢,谁让你脱衣服了?那谁,给拿件大衣。”
    有人递过军大衣,丫哆哆嗦嗦的套上,鼻涕泡直冒,过了会又觉肚子凉,“哎不行不行,哪有厕所?”
    “哪找厕所?野地!”
    汪朔骂骂咧咧的去了,回来一个劲摇头,“斯文扫地,斯文扫地!”
    姜闻没功夫搭理,一项项检查。
    “吉普车到了么?”
    “到了,两辆,家伙事也准备好了。”
    “演员都说了么?”
    “每人八块钱。”
    “自行车呢?”
    老钱请过来一个老头,道:“附近有家工厂,这位是工会主席。”
    “工人们都在上班,这是偷偷拉过来的。你们可得快点,下班前拍完。”老头道。
    “好好,您放心。”
    二百来个群演,泾渭分明。
    一半全是军裤,部队的那种黄绿色衬衫,说明是大院子弟;一半全是蓝裤子,白衬衫,属于另一个阶级。
    大院比较牛,开了两辆挂着部队牌照的大吉普。这是老姜借的,能省点钱。
    他先跟顾常卫研究运镜,然后跟群演讲怎么怎么做。
    第(1/3)页